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2009B053)

作品数:13被引量:8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林华东陈燕玲吕晓玲杜德全王珊更多>>
相关机构:泉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淮南一中更多>>
相关期刊:《方言》《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语言文字应用》《东南学术》更多>>
相关主题:闽南方言闽南文化武术文化传承教育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被埋没的吴大羽与新派画的历史命运被引量: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25-128,共4页黄文中 
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2009B05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成果
被誉为"中国色彩派之代表"、"杭州艺专的旗帜"的吴大羽在20世纪的现代绘画中对新派画的坚持与求索及其所取得的成绩在中国可以说是扩荒者,但长期以来却不为人知。这种现象,被吴冠中先生命名为"吴大羽现象"。吴大羽在艺术道路上跌宕起伏...
关键词:吴大羽 新派画 
福建南安方言“着”的歧义与共现被引量:1
《中国语文》2013年第5期430-433,共4页吕晓玲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百多年来闽南方言词汇语法的历史演变研究"(12CYY044);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刊闽南方言戏文语法研究"(JA12222S);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闽南文化的传承与海西社会发展"(2009B053)
1.南安方言“着”的读音和意义1.1南安方言“着”字的读音南安方言“着”字有三读:ti3k2文/to?2白/tio?2白。①其中文读[ti3k5]只用于“着重”、“沉着”等文化词;白读[to?2]只用于表示“燃烧”。白读[tio?2]的功能则比较复杂...
关键词:“着”字 方言 南安 共现 歧义 福建 文化词 读音 
肇端于汉 多元融合——关于闽南文化历史形成问题的探讨被引量:7
《东南学术》2013年第4期201-211,共11页林华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峡两岸闽南方言动态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ZD&128);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岸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社会发展"(项目编号:2012B201);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闽南文化的传承和海西社会发展"(项目编号:2009B053)
族群和语言的来源以及相应的史实,是考证族群文化形成的最重要的证据。早在西晋之前,汉人就已到达福建。从汉语的历史看,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发展时,发生了许多变化。而闽南方言直接保留上古汉语的语言特征,没有经过中古时期的演变,就说...
关键词:闽南文化 闽南方言 历史形成 一体多元 肇端于汉 
泉州地区城乡学生双言生活状况对比调查被引量:16
《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第1期72-79,共8页陈燕玲 林华东 
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闽南文化的传承和海西社会发展"(2009B053);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泉州方言传承的现状与保护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A12224S)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在深入调查闽南泉州市和永春县中小学生语言使用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中小学生在普通话和方言使用上存在的不和谐现象;阐述了家长的语言倾向、学校教师的语言选择和社会公共环境等因素对语言生活产生的影响;指出在方言区科学稳...
关键词:泉州地区 普通话 闽南方言 双言生活城乡对比 
近代泉州方言“使”字动词义的演变被引量:2
《方言》2013年第1期46-51,共6页吕晓玲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四百多年来闽南方言词汇语法的历史演变研究”(12CYY044);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刊闽南方言戏文语法研究”(JA12222S);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闽南文化的传承与海西社会发展”(2009B053);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10248S)
本文研究四种明清泉腔戏文中动词“使”的用法,并与现代泉州方言做比较,发现近代泉州方言“使”字的意义有显著变化。动词“使”意义的演变与该词意义的引申有关,该词一些义项的消失则与方言中避粗俗的现象有关。
关键词:闽语 泉州方言 “使” 《荔镜记》 《荔枝记》 避粗俗 
台湾的闽南家族观念
《东南学术》2012年第6期279-285,共7页苏黎明 
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闽南文化的传承与海西社会发展"(项目编号:2009B053);泉州市社科研究规划课题"闽南与台湾族谱的文献资源建设及其家族观念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12Y11)
明清时期,伴随着闽南各个家族族人大批渡台,闽南人极为浓厚的家族观念,包括尊宗敬祖观、摇篮血迹观、延续香火观、光宗耀祖观、敦亲睦族观等,亦播迁到台湾,在渡台闽南宗亲社会中广泛蔓延,对其社会生活及与闽南祖地的关系均产生了深远的...
关键词:台湾地区 闽南 家族观念 
台北闽南方言200年来语音的演变——《台北话音档》与《彙音妙悟》《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比较研究被引量:1
《东南学术》2012年第6期323-333,共11页林华东 陆露 
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闽南文化的传承和海西社会发展"(项目编号:2009B053);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两岸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社会发展"(项目编号:2012B201)
台湾闽南方言随着福建泉州和漳州人的跨海入台获得传播和发展。竺家宁著《台北话音档》客观描绘了当代台北话的语音面貌。本文将之与《彙音妙悟》和《汇集雅俗通十五音》进行对比分析,认为闽南方言内部很早就存在差异。同时,由于代表闽...
关键词:台北话音档 彙音妙悟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 泉州话 漳州话 
闽南方言文化传承的问题与对策——以泉州青少年方言认知与习得为例被引量:15
《东南学术》2012年第6期334-341,共8页陈燕玲 
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闽南文化的传承和海西社会发展"(项目编号:2009B053);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两岸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社会发展"(项目编号:2012B201);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泉州方言传承的现状与保护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A12224S)
在普通话推广成效显著的大环境下,方言的保护和地方文化传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护好地方方言文化是一个值得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启动相应的措施,如开设方言频道、借助媒介宣传等。我们认为,方言和地方文化的...
关键词:闽南方言 文化传承 青少年 语言认知与习得 现状与对策 
多元文化视野下中国武术的文化竞争力被引量:1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86-90,共5页杜德全 
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2009B053);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H14)
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剖析了中国武术具有民族特色独特、文化底蕴夯实、价值体系完整、民间基础牢固等方面优势,并分析了在现代化转型滞后、市场化开拓缓慢、传承体系出现断裂、发展走向不够清晰等方面的竞争劣势.提出:反思武术的发展,对武...
关键词:多元文化 武术文化 竞争力 文化保护 
泉州南音传承现状研究被引量:23
《东南学术》2011年第6期307-312,共6页王珊 
全国艺术规划2010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0DD21);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闽南文化的传承与海西社会发展”(编号2009B053)
对泉州南音这一"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活化石"进行原汁原味的保存还是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一直是困扰后人并存在明显分歧的重大理论课题。多渠道、多层次的民间传播途径为泉州南音的传承提供了时代活力。将泉州南音教学引入现代教育序列,并...
关键词:泉州南音 传承 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