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方言

作品数:50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曾南逸陈燕玲许亚冷林华东李小凡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华侨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语言学论丛》《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语史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
《小猕猴(学习画刊)》2024年第20期F0002-F0002,共1页
南音是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南音用泉州方言演唱,主要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以“义工六思一”5个汉字符号记写乐曲。
关键词:乐器演奏 二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音 汉字符号 乐种 洞箫 泉州方言 
南音
《英语角》2024年第19期6-9,共4页
南音以泉州方言演唱,乐曲节奏舒缓,风格典雅细腻。表演时,右边乐师操琵琶、三弦,左边乐师执洞箫、二弦,歌者拿着拍板居中,沿袭了汉代相和歌"丝竹相和,执节者歌"的传统。
关键词:相和歌 南音 二弦 泉州方言 洞箫 丝竹 乐师 拍板 
再论泉州方言豪韵[-■]和[-o]的关系
《辞书研究》2024年第3期101-111,共11页陈浩淼 
以往的研究中,对于泉州方言豪韵[-■]、[-o]两种读法的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两种读法属于不同的历史层次,一种认为这是词汇扩散式音变的产物。文章将泉州以及泉州市境内的其他方言与泉州市邻近的且有相同现象的莆仙、尤溪方言...
关键词:泉州方言 豪韵 闽南方言 历史层次 词汇扩散 
迎新年,闹花灯啦!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3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若荷(图) 乔木 
每年的农历春节和元宵节,我国很多地方的人们会在大街小巷挂起象征团圆、喜庆意义的灯笼,迎接新的一年。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华美精巧,古人曾说“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在泉州方言中,“灯”与“丁”读音相近,因此点亮花灯,也意...
关键词:殷殷期盼 泉州花灯 闹花灯 泉州方言 农历春节 元宵节 家庭和睦 迎新年 
南音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22年第1期2-2,共1页
南音是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是中国现存古老的乐种之一。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主要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用泉州方言古语演唱,以“乂工六思一” 5个汉字符号谱写乐曲。现存3000余首南音古曲谱,留有自晋朝至清...
关键词:中国古代音乐 乐器演奏 汉字符号 演唱形式 泉州方言 福建泉州 南音 不同类别 
《厦英大辞典》所收录的19世纪泉州方言词汇
《辞书研究》2021年第3期73-88,I0002,共17页杜晓萍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FJ2020B122);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FJJKCGZ19-311)的资助。
目前所见19世纪唯一一部记录泉州方言的传教士方言辞书是《厦英大辞典》(1873),整理和考察《厦英大辞典》中的泉州方言词汇,可以了解十九世纪的泉州方言词汇及这些词汇一百多年来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厦英大辞典》 19世纪 泉州方言 词汇 
福建泉州方言“阳药之鱼”四韵开口层次分析与配整被引量:1
《方言》2020年第3期332-341,共10页曾南逸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民国珍稀时音韵书韵图整理集成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308)的资助
本文分别讨论了泉州方言“阳、药、之、鱼”四韵开口的读音层次,并将此四韵前三个层次进行配整。配整过程中发现,这四韵今读都随声母发生过类似分化:I,庄组字都只读洪音;II,知组、来母往往同时存在洪细两种读音;III,知庄组、来母以外的...
关键词:福建泉州方言 闽语 读音层次 阳韵 药韵 之韵 鱼韵 
从明清戏文看泉州方言“会”“得”相关结构的演变被引量:1
《中国语文》2019年第4期447-456,511,共11页吕晓玲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侨校祖籍闽南的境外生方言文化类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FJJKCGZ17-087);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明清闽南方言戏文语法专题研究”(18YJA740032)
本文通过统计明清戏文中与“会/袂/不/未”“得”相关的能性结构的出现次数指出:1)泉州方言的“会得V”“会V得”“会V得C”应该是由“会V”分别与“得V”“V得”“V得C”套接而成;“袂得V”“袂V得”“V袂得”“袂V得C”“V袂C”等5个...
关键词:  泉州方言《荔镜记》 《满天春》 《荔枝记》 
通过美术教学助力南音传承的实践探索——以《纹样设计》一课为例
《中国美术教育》2019年第4期36-38,共3页陈莹 
南音是流行于福建地区的一种古典音乐,也称“南管”“南乐”等,它以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中原古汉语音韵,在古代佛教乐舞、宫廷燕舞、文人雅集与民间乐种之中较为常见,历经千百年演变,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素有“音乐活化石”的美誉。
关键词:纹样设计 美术教学 南音 实践 传承 古典音乐 泉州方言 文人雅集 
南音“鹧鸪音”动态演变及来源探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1期162-165,共4页林清霞 
南音"鹧鸪音"因严格的师承关系,保留了古泉州方言带-w介音的韵。现代泉州各次方言及厦门同安话均无此种介音。我们尝试从《汇音妙悟》、《厦英大辞典》、现代泉州各次方言及厦门同安话等方言材料,利用历史比较法,探索鹧鸪音的动态演变...
关键词:鹧鸪音 泉州方言 《汇音妙悟》 《厦英大辞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