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

作品数:258被引量:34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赵敏俐王传飞王小盾柯利刚王传飞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曹操齐言相和歌辞对汉代齐言相和歌辞的新变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81-87,共7页张勇会 
嘉应学院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生命体验视阈下大学语文诗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YUG2023225)
曹操齐言相和歌辞与汉代齐言相和歌辞相比,出现了多方面的变化:一是在题材上改变了汉代齐言相和乐府古辞以游仙、市井与说理为主的创作内容;二是汉代齐言相和歌辞所具有的片段化场景呈现、套语化表达和拼接式歌辞组合等艺术特征在曹操...
关键词:曹操 齐言相和歌辞 徒诗 乐府活动 雅化 
再论相和歌与清商三调之关系
《音乐研究》2024年第5期74-86,共13页郭丽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宋元乐府学典籍研究”(项目编号:21BZWO96)的阶段性成果。
梁启超首先提出清商三调归属问题并由此开启了长达百年的学术论争,使之成为20世纪乐府学研究的一桩公案。各家讨论所据史料主要是沈约《宋书·乐志》,但沈约对相和歌和清商三调曲名的记载仍不够完整,可据更早期的文本记录补充。梁启超...
关键词:《乐府诗集》 相和歌 清商三调 相和歌辞 清商曲辞 
音乐媒介与诗歌体式的互动——评《音乐·媒介·诗体:汉魏六朝乐府论稿》
《语文建设》2024年第17期I0004-I0004,共1页刘茜 
音乐媒介与诗歌体式的互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还促进了诗歌体式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回溯至汉魏六朝时期,这种互动早已根植于乐府诗的萌芽与成长之中。吴大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音乐·媒介·...
关键词:汉魏六朝 乐府诗 诗歌体式 媒介变迁 北狄乐 音乐背景 相和歌 学术底蕴 
文化传承下宫廷舞蹈的发展轨迹--以“相和歌”为例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15期162-164,共3页严旎 
宫廷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经历了数年前文化的沉淀,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舞蹈艺术内容,是我国舞蹈艺术中最为杰出的代表。宫廷舞顾名思义,是皇室贵族宴享娱乐用的舞蹈,涵盖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也代表了古代舞蹈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水平。宫廷...
关键词:文化传承 宫廷舞蹈 发展轨迹 “相和歌” 
南音
《英语角》2024年第19期6-9,共4页
南音以泉州方言演唱,乐曲节奏舒缓,风格典雅细腻。表演时,右边乐师操琵琶、三弦,左边乐师执洞箫、二弦,歌者拿着拍板居中,沿袭了汉代相和歌"丝竹相和,执节者歌"的传统。
关键词:相和歌 南音 二弦 泉州方言 洞箫 丝竹 乐师 拍板 
曹丕拟汉饶歌《临高台》寓意索解
《文史知识》2024年第5期34-40,共7页钱志熙 
《临高台》是汉短箫镜歌十八首中的一曲,现存署名为曹丕所拟的《临高台》,其歌词上半改写自饶歌《临高台》,下半改写自相和歌辞瑟调曲《艳歌何尝行》。三首诗如下。
关键词:艳歌何尝行 瑟调曲 曹丕 临高台 相和歌辞 改写 
探索中国汉唐古典舞作品的重要性——以《相和歌》为例
《海外文摘》2024年第6期0026-0028,共3页李昂 
《相和歌》是孙颖先生所作,汉唐古典舞之经典作品,不仅展示了汉唐时期舞蹈的艺术特色,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汉代舞蹈以其优雅和规范性著称,唐代舞蹈则在多样性和创新性上达到了顶峰。《相和歌》在音乐、舞蹈和戏剧的综合表现方...
为什么我们习惯说“东西南北”
《风流一代》2024年第5期46-47,共2页陈丹阳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乐府诗《江南》是一首广为传颂的千古名作,生动展现了江南劳动人民的采莲场景。诗的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四大方位反复咏唱,描绘鱼儿在莲叶间穿...
关键词:《乐府诗集》 汉乐府诗 《江南》 采莲 相和歌 东西南北 莲叶 歌谣 
相和歌辞研究三题被引量: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26-31,共6页郭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宋元乐府学典籍研究”(21BZW096)。
相和作为唱奏方式发源很早,至汉代更为盛行,并由此成为一类乐歌的名称。其具体唱奏方式包括器与器相和,器与人相和,丝、竹相继与人相和以及人与人相和。其歌辞并非源自百姓自娱的吟唱,而是职业艺人所唱之辞。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
关键词:相和歌辞 唱奏方式 相和调 大曲十五曲 
说汉乐府于《长歌行》被引量:1
《文史知识》2023年第11期5-8,共4页葛晓音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见于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属《相和歌辞》“平调曲”,是这一乐府题的三首古辞之一,列第一首。关...
关键词:《乐府诗集》 汉乐府 郭茂倩 相和歌辞 《长歌行》 平调曲 古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