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

作品数:123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树蕙陈思颖冯宏莫砺锋葛晓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北京大学渭南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葵,曾经的百菜之主
《少儿国学》2025年第4期26-29,共4页史军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长歌行》,表达的意思是一定要珍惜时光,抓住如同春日般的大好时光努力成长,千万不要到了...
关键词:长歌行 汉乐府 秋风萧瑟 《长歌行》 
唐古题乐府《长歌行》《短歌行》的复与变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50-57,共8页曹雨佳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长歌行》和《短歌行》不断地被历代文人拟作。通过辑录《乐府诗集》与《全唐诗》中唐代文人的拟作,从文本本身出发,进行文本细读以及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探究其相对于前代的复与变。从主题上说,《长歌行》从生命观...
关键词:唐乐府 古题乐府 乐府诗集 长歌行 短歌行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部编版《长歌行》一课为例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4年第9期65-66,共2页饶崇茂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版)《长歌行》一课为例,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及其优势,从明背景、解诗题、赏诗画、品诗韵、悟诗情等方面对教...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古诗教学 应用研究 
珍惜“万物生光辉”,莫叹“老大徒伤悲”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24年第9期20-21,共2页陈昕诺 陈珍(指导) 
时间,来去无踪,只去不返,令人惋惜。正如《长歌行》中所写:春景一派繁荣,园中的青葵葱葱郁郁,欣欣向荣。细看,那晶莹剔透的露水如精灵,一见阳光便蒸发了。万物朝气蓬勃,似少年迈着活泼而欢快的步伐,踏在时间的道路.上,向前快跑……
关键词:令人惋惜 《长歌行》 春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的鉴赏式教学
《语文世界(上旬刊)》2024年第8期34-35,共2页张会 
《长歌行》是汉乐府中的一首诗,主题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诗歌将视角聚焦到时间上,重点描写时节变化的过程,突出光阴流转、逝去不回的特点,以此揭示主题——珍惜时间。文本以景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感悟蕴藏在自然之...
关键词:汉乐府 人生感悟 现实生活 寓教于审 珍惜时间 《长歌行》 揭示主题 感情基调 
试作雏鹰飞天际
《初中生之友》2024年第6期3-3,共1页屈莹 
鸟雀呼晴,晨风调皮地涌进窗内。天公作美,送来了冬日里难得的一份温暖。于是我吃过早饭,漫步到离家不远的古街。清晨的古街像升腾的水花,一派热闹,为了生活忙碌的人真不少。板砖小路旁,一个卖乌梅陈皮茶的少年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走近他...
关键词:天公作美 《长歌行》 工作服 乌梅 
说汉乐府于《长歌行》被引量:1
《文史知识》2023年第11期5-8,共4页葛晓音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见于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属《相和歌辞》“平调曲”,是这一乐府题的三首古辞之一,列第一首。关...
关键词:《乐府诗集》 汉乐府 郭茂倩 相和歌辞 《长歌行》 平调曲 古辞 
短歌行(节选)
《当代学生》2023年第18期25-25,48,共2页(东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文化常识]短歌行汉乐府旧题,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最初的古辞已经失传。 乐府里收集的同名诗歌有24首。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
关键词:《短歌行》 汉乐府 文化常识 平调曲 相和歌 短歌行 解忧 《长歌行》 
破壁与融合:漫改剧《长歌行》改编范式研究
《影视制作》2023年第7期90-94,共5页王欣慰 
电视剧《长歌行》将漫画元素注入电视剧创作的血液中,直接参与叙事,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融合的艺术形式。电视剧与漫画均可视为跨媒介叙事的“目的基因”和“载体”,从漫画到电视剧的动态“跨越”,其内部的叙事元素在技术推动下被转移、...
关键词:漫改剧 跨媒介叙事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
《能源评论》2023年第7期94-94,共1页马俊江 
《长歌行》是小孩子都熟悉的古诗,被选进了小学语文课本。诗的开头和结尾本就是国人熟悉的诗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孔夫子有言道:“读诗,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现在人们多是大讲结尾处的道理,却很...
关键词:《长歌行》 小学语文课本 古诗 开头和结尾 孔夫子 读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