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530601)

作品数:157被引量:1427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仝小林赵林华彭智平朱向东张莉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西北药学杂志》《中国药房》《中成药》更多>>
相关主题:配伍量效研究量效关系煮散仝小林教授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土鳖虫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被引量:7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12期1324-1327,共4页李贺赟 邵蒙苏 张莉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530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4296);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1605);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2021-ZW10-A-017)。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土鳖虫具有以下特点:1)汤剂用量为4~23.75 g,常用剂量为6~10 g,丸散剂用量为0.1~16.75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硬皮病、慢性胃炎、慢性肾...
关键词:土鳖虫 量效研究 配伍 临床应用 
赤小豆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被引量:3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610-613,共4页于同月 赵林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12189)。
通过搜集古医书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赤小豆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多为6~250 g,常用量为15~30 g,散剂的剂量为0.25~7.5 g,其作为药膳时应用剂量为50~250 g,但大剂量应用时多以去豆饮汤为主(用50~100 g时未标明服用时长及不良反...
关键词:赤小豆 量效关系 配伍 临床应用 
当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现代临床应用及量效规律被引量:6
《中医药学报》2022年第12期47-53,共7页胡诗宛 卫若楠 张湘苑 沈梦菲 张琪棋 周凌 赵林华 张伟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资助(CI2021A016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当归在现代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MPS)中的临床用药规律和特点。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在CNKI、WanFang database、VIP database、CBM中运用含当归的方剂治疗PMPS的文献,采用频数统计...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 当归 关联规则 用药规律 量效关系 
钩藤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被引量:3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11期1198-1200,共3页马将 于同月 王天铬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1);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2021-ZW10-A-017)。
通过搜集古代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应用文献,总结出钩藤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应用汤剂为8~30 g,常用剂量为15~30 g,散剂用量为0.003~0.21 g。2)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清热平肝、息风止痉治疗高血压、中风、脑梗死、头痛、B...
关键词:钩藤 量效研究 配伍 临床应用 
北沙参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被引量:10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11期1201-1204,共4页翟艳会 王新苗 张伟 卫若楠 
甘肃省教育厅产业支撑计划项目(2021CYZC-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1);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2021-ZW10-A-017)。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北沙参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汤剂用量为7.5~100 g(100 g时浓煎顿服,仅服1剂,未说明配伍注意事项),常用剂量为10~30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清咽润喉治疗慢性咽炎,为10 g;益胃...
关键词:北沙参 量效研究 配伍 临床应用 
雷公藤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被引量:10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491-494,共4页罗金丽 卫若楠 于同月 邸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1);中医药科技重大成果引导项目(ZZ13-ZD-06)。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雷公藤有以下特点:在汤剂中用量为1~50 g,多为10~15 g,外用药中多为1.85~11.25 g。临床根据具体疾病及结合中药配伍关系,寻求最佳用量,如常配伍威灵仙、独活、秦艽等,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类风湿...
关键词:雷公藤 量效研究 配伍 临床应用 
鱼腥草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被引量:4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10期1080-1083,共4页伍梓豪 韦宇 卫若楠 赵林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4296)。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鱼腥草具有以下特点:1)汤剂用量为3.7~60 g,常用汤剂剂量为15~30 g,外用剂量为37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清热解毒治疗咽喉部疾病(急喉痹、急乳蛾、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关键词:鱼腥草 量效研究 配伍 临床应用 
白果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被引量:1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10期1084-1087,共4页周容戎 于同月 连凤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1)。
通过整理古籍及现代临床经验,总结临床应用白果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为6~20 g,散剂用量为9~15 g,丸剂用量为0.5~3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收敛除湿治疗宫颈炎、阴道炎等,汤剂用量为9~15 g,丸剂用量为1~3 g;敛肺止...
关键词:白果 量效研究 配伍 临床应用 
地肤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被引量:6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9期960-963,共4页翟艳会 吉红玉 朱向东 梁永林 卫若楠 
甘肃省教育厅产业支撑计划项目(2021CYZC-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804080)。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综合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地肤子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汤剂用量为9~30 g,常用剂量为15~30 g,散剂中地肤子剂量为0.46~1.38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清热利湿,疏风止痒治疗皮肤病(荨麻疹、变应性血...
关键词:地肤子 量效研究 配伍 临床应用 
竹茹的临床应用及用量探究被引量:7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9期964-967,共4页魏瑾 卫若楠 韦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1);中医药科技重大成果引导项目(ZZ13-ZD-06)。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竹茹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汤剂用量为2~60 g,常用剂量为6~30 g,丸剂剂量8 g,散剂剂量6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清热化痰息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失眠、脑震荡后遗症、老...
关键词:竹茹 量效研究 配伍 临床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