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0XNL001)

作品数:90被引量:25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子今李斯王遂川熊长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丝绸之路交通史汉代秦汉匈奴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居延“塊沙”简文释义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5-9,共5页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10XNL001)。
居延出土汉简可见"塊沙"简文。"塊沙"描述西北边塞常见地貌特征,相关简文内容可以看作河西荒漠地理条件下有特殊价值的环境史料。对"塊沙"的正确释读,有益于准确理解汉代边郡士卒生活勤务空间的具体形势,同时也关涉汉与匈奴军事竞争的...
关键词:居延汉简 塊沙   沙丘 
草原生态与丝绸之路交通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项目编号:10XNL001)
草原是周边地方彼此之间交通的天然媒介。关于上古交通史,有学者提示曾经有“毛皮之路”实现了辽阔空间的文化沟通。“毛皮之路”由草原游牧人开拓经营,主要经过草原地区。所谓“毛皮之路”强调了畜牧生产方式在商业史和文化史中的意义...
关键词:丝绸之路 草原生态 地貌条件 商业史 交通史 文化格局 生产方式 毛皮 
汉代河西戍卒的“除沙”劳作被引量:2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5-13,共9页王子今 
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汉代丝绸之路交通史》(2017010247);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10XNL001)。
河西地方因荒漠地貌形成基本环境背景,古来称“流沙”“大漠”,气候条件又有多风沙的特点。出土汉简所见“除沙”劳作,体现了戍卒在正常防卫程序中的勤务内容,包括清理积沙。“除土”简文,大略也是相类劳作的反映。出土文献所见有关“...
关键词:戍卒 除沙 除土 劳作 丝绸之路 环境 工程 
论秦始皇陵“水银为海”被引量:4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89-96,共8页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10XNL001)。
秦始皇陵以"水银"为"大海"的设计,体现了这位帝王对海上世界的向往,也可以看作当时海洋探索与早期海洋学成就的标志之一。秦始皇多次出巡海滨,并有"梦与海神战"以及以连弩射杀巨鱼的经历。正是在这一行为之后,他即走向人生的终点;而还...
关键词:秦始皇陵 大海 水银 海池 海洋文化 
曹操高陵“渠枕”考被引量:3
《文物》2021年第10期39-46,共8页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项目编号:10XNL001)阶段性成果。
曹操高陵出土石牌可见“渠枕一”文字。研究者对“渠枕”多有关注,发表了不同解说。通过了解与“渠国”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并关注汉魏之际社会上层人物对于来自西域的物品往往深心爱重,以及曹操使用西来物质生活消费品等情形,可以推想...
关键词:《水经注》 历史文化信息 生活消费品 曹操高陵 上层人物 丝绸之路 汉魏之际 参考意义 
秦汉“彭城”的交通地位被引量:3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1年第3期47-58,共12页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10XNL001)。
秦始皇时代位于咸阳与“秦东门”交通线.上的彭城,是秦始皇出行线路上的枢纽性坐标。彭城是徐州治县。秦汉之际,因楚怀王以彭城作为指挥中心,其重要的交通地位更得以显现。于是有“楚人起彭城”,“乘利席卷,威震天下”之说。项羽“都彭...
关键词:  徐州 彭城 枢纽 内河交通 海路交通. 
秦汉时期中外关系史研究40年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85-97,共13页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10XNL001)。
秦汉时期是中外关系史实现重要发展的历史阶段。在前张骞时代,中原与外域已经有文化联系。而汉武帝时代张骞"凿空",草原丝绸之路和海洋丝绸之路均得以畅通,西南丝绸之路也得以发挥文化联系的效能。这一时期佛教的传入,全面介入社会意识...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佛教 西域 南洋 
孔子的行旅生活与儒学的交往理念被引量:1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1年第2期1-9,164,共10页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10XNL001)
孔子的行旅经历对于他的社会理想的推行、文化人生的实践、学术思想的传播,意义非常重要。儒学的交往理念经孔子及其弟子的阐发,显现鲜明的文化特色,也形成了深刻的社会影响。相关问题的考察、理解和说明,对于儒学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涉...
关键词:孔子 适周 周游 老子 交往 交通 
履与礼:汉晋等级秩序的立足点被引量:2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61-71,124,共12页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项目编号:10XNL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上古时代起,"礼"与"法"结合,共同成为确定社会秩序的支柱。可以看到,人类从直立行走开始支持站立与实现空间位置移动的"足",被规范了以"礼"为崇高名义的严格制度。以汉晋时期为例,关于"履"的规格设定,成为体现社会地位的表现之一。"...
关键词:汉晋   剑履上殿 孔子履 跣足 
论“西北一候”:汉王朝西域决策的战略思考被引量:11
《西域研究》2021年第1期67-80,171,共15页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项目编号:10XNL001)阶段性成果
在汉王朝边地事务的处理中,"北边"因匈奴的强大压力,首先受到重视。成功控制河西之后,汉朝向西域拓展,"西北边"的进取受到空前的重视。另一方面,两汉之际移民南下,江南的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方向转移。对外交通南...
关键词:汉代 西北边 东南一尉 西北一候 汉光武帝 班超 马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