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X044)

作品数:11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蔡方鹿刘俊哲金生杨邓洁胡长海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哲学史》《蜀学》更多>>
相关主题:理学巴蜀哲学哲学思想宇宙观张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代儒宗流风长存——文翁化蜀对巴蜀儒学流传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社会科学研究》2022年第3期21-28,共8页蔡方鹿 姜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蜀学与经学研究”(11BZX044)。
文翁兴学化蜀,不仅开创了中国地方官立学之先河,而且开巴蜀学子入京师受业经学博士之风气。儒学及其经学传入巴蜀,与蜀地固有文化相结合,形成以儒为主,融合诸家学术的蜀学,并得到长足发展。西汉以后,受文翁兴学化蜀的影响,蜀地儒学得到...
关键词:文翁化蜀 巴蜀儒学 蜀学 
南宋时期理学与功利学关系探讨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2期24-31,共8页蔡方鹿 邓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X044)
南宋时期,理学成为一代学术思潮。与此相关,功利学也是当时的重要流派。二者互动交往,既相互对立批评,又相互交流沟通,在对立辩难和融通交往中促进了宋代学术的大发展。以往学术界对南宋时期理学和功利学的对立区分比较注意,看得有些过...
关键词:南宋时期 理学 功利学 义利观 宇宙观 
张栻的经世致用思想探讨被引量:2
《船山学刊》2014年第1期47-53,共7页蔡方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蜀学与经学研究"(11BZX044)
张栻在对佛老的批判中,提出经世致用和求实、求理的实学思想,强调道德性命离不开日用之实,肯定人的生存欲望和物质利益需求;重躬行践履,主张知行互发,把知付诸行;重视笺注诂训之细节,提出"朴学"概念,把义理与训诂结合起来。张栻在治国...
关键词:张栻 经世致用 实学 事功 
张栻“异端”观研究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0-14,共5页蔡方鹿 胡长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蜀学与经学研究"(11BZX044)
张栻以性为本体,以儒家人伦道德及其政治治理的根本原则为标准来界定佛老、杨墨、词章之学、霸道之学为"异端"。对"异端"展开批判,以维护儒家正统学说,指出佛教理论虚妄不真,杨墨之学偏离仁义,词章之学、霸道政治走向功利。这反映出湖...
关键词:张栻 “异端”观 佛教 杨墨 词章之学 霸道政治 
论三苏蜀学的哲学思想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4-18,共5页蔡方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蜀学与经学研究"(11BZX044)的阶段性成果
三苏蜀学在哲学上有较深造诣,这主要表现在三苏在本体论上提出道本论宇宙观,在人性论上提出善恶非性的思想,在辩证思维方面提出阴阳相资的思想,而具有自身的特色。这些思想不仅对宋代巴蜀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作为其苏氏蜀学的哲学...
关键词:三苏蜀学 哲学思想 宇宙观 人性论 辩证法 
巴蜀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被引量:2
《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2期115-121,共7页蔡方鹿 刘俊哲 金生杨 
四川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协调小组重点项目"巴蜀文化通史.哲学思想卷"(2007编12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蜀学与经学研究"(11BZX044)
巴蜀哲学是整个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脉络主要体现在,汉代巴蜀哲学在长期孕育中崛起,蜀汉至隋唐五代巴蜀哲学在流传兼容中演进,两宋巴蜀哲学发展形成高潮,元明清巴蜀哲学对理学做出批判性自我反省,近现代巴蜀哲学在批判传统中...
关键词:巴蜀哲学 发展脉络 影响 贡献 地位 
巴蜀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的贡献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13年第1期46-54,共9页蔡方鹿 刘俊哲 金生杨 
四川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协调小组重点项目“巴蜀文化通史·哲学思想卷”(2007编12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蜀学与经学研究”(11BZX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生长于巴山蜀水的历代各族人民,从覆盖了巴蜀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巴蜀文化中凝练出代表巴蜀文化各个发展阶段的时代精神,并逐渐建构起形而上的、日臻精密的巴蜀哲学。经代代相传和光大,逐渐凝聚成为巴蜀人...
关键词:巴蜀哲学 哲学发展 中国 巴蜀文化 自然知识 物质生活 时代精神 制度文化 
范镇、范百禄以儒为本的思想
《蜀学》2012年第1期43-48,共6页蔡方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蜀学与经学研究”(编号:11BZX044)的阶段性成果
北宋范氏家学范镇、范百禄以儒为本、重视义理,游心经史,清心寡欲,批评功利主义和王安石新学。二范均为北宋蜀学著名学者。范百禄乃范镇兄范锴之子。二人思想相近,均以儒为本,重视义理,故合论。然其亦有各自的特点。
刘沅的先天后天说被引量:5
《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4期28-32,共5页蔡方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X044)
刘沅以清代学人的眼光,在对理学的批评中阐发自己的新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先天后天说。认为先天之心即是性,后天之心即是情。既强调先天之心与后天之心的区别,又要求制情复性,通过修养,由后天之心向先天浑然之性转化。刘沅提出先天后天说...
关键词:刘沅 先天后天说 理学 
来知德对理学的疑辨及其易学的特点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68-72,共5页蔡方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蜀学与经学研究"(编号:11BZX044)的阶段性成果
儒学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问题史,因而对儒学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对儒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为此,本期约编了几篇讨论儒学问题的文章,希望能推动这一课题的研究。李承贵教授认为,唐君毅关于"性理"与"事理"的区分,对准确判断、理解清儒批...
关键词:理学 易学 心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