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9)

作品数:13被引量:7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邓涛李强颉光普王世骐曾志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甘肃省博物馆南加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第四纪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临夏盆地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化石英文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甘肃东乡龙担的长鼻三趾马头骨化石--龙担哺乳动物群补充报道之三(英文)被引量:6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2年第1期74-84,共11页邓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Q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730210);全国地层委员会资助
报道了在甘肃省东乡县龙担地点发现的中国长鼻三趾马Hipparion(Proboscidipparion)sinense头骨化石。此前在早更新世龙担动物群中记述过的长鼻三趾马材料仅有一枚第三掌骨,头骨化石的发现不仅使该动物群的三趾马种级分类得到证实,同时...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 早更新世 马科 三趾马 
藏北伦坡拉盆地丁青组哺乳动物化石对时代和古高度的指示被引量:16
《科学通报》2011年第34期2873-2880,共8页邓涛 王世骐 颉光普 李强 侯素宽 孙博阳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8219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0210)资助
藏北班戈县论波日地点丁青组上部所含的犀科肱骨远端是在伦坡拉盆地新生代沉积中发现的第一件哺乳动物化石.论波日肱骨标本远端滑车内髁自内向外逐渐收缩,内髁内侧边缘不突起,内上髁发达,强烈向后伸展,与内髁关节面之间以沟相隔,符合犀...
关键词:青藏高原 伦坡拉盆地 古高度 中新世 丁青组 犀科 
步林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早期工作记录——经典脊椎动物化石地点与现代地层框架的解译(英文)被引量:10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1年第3期285-310,共26页王晓鸣 颉光普 李强 邱铸鼎 曾志杰 Gary T. TAKEUCHI 王伴月 傅铭楷 Asta ROSENSTROM-FORTELIUS Hakan WAHLQUIST 董维霖 张春福 王杨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编号: KZCX2-YW- Q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批准号:40730210)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编号: EAR - 0446699,0444073,0958704) 资助
1931 ~ 1932 年,博格·步林两次率领中瑞考察团( 又名斯文·赫定考察团) 到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部进行考察,在克鲁克湖与托素湖地区首次发现了丰富的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这批化石成为我国早期青藏高原古生物研究的奠基石。直至今日,双...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东部 脊椎动物化石 青海省 地层 工作记录 地点 早期 哺乳动物化石 
临夏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背景的响应被引量:10
《第四纪研究》2011年第4期577-588,共12页邓涛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Q09和KZCX2-YW-1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730210);全国地层委员会共同资助
甘肃临夏盆地的晚新生代沉积物厚度巨大,其中富含从晚渐新世到早更新世各个时代的哺乳动物化石,目前已知包括10目42科131属172种,在种级水平上全部是绝灭类型,仅少数属有现生代表。这些化石是研究哺乳动物群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背景关系...
关键词:哺乳动物 多样性 晚新生代 气候环境 临夏盆地 
甘肃新生代气候环境变化与哺乳动物群演替被引量:5
《第四纪研究》2011年第4期597-607,共11页颉光普 赵得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73021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Q09)资助
甘肃省境内新生代沉积中富含动物化石,以早渐新世晚期、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早期、中中新世晚期、晚中新世、早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最为丰富。新生代青藏高原形成、快速隆升,改变了东亚的大气环流和中国的地理格局,使甘肃的...
关键词:甘肃省 新生代 气候环境变化 哺乳动物 
西藏阿里门士的真马化石被引量:6
《第四纪研究》2011年第4期689-698,共10页李强 王世骐 颉光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Q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02004和40730210);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EAR-0958704和0958602);美国国家地理Waitt基金项目(批准号:W 22-08)资助
描述了2009年采自西藏阿里地区门士乡附近的2件真马化石,标本包括1件完整的右前第2指节骨和1件左第3蹠骨近端,均采自门士河右岸河湖相砂砾岩堆积中。标本粗壮,第3蹠骨近端关节面圆隆、对各跗骨关节面宽大,第2指节骨横宽。大小形态上与...
关键词:西藏门士 第四纪 真马 
记临夏盆地维氏大唇犀—牙齿异常个体(英文)被引量:1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1年第2期223-228,共6页陈少坤 邓涛 何文 陈善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30210,J09300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Q09,-120);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编号:2010LESV010)资助
临夏盆地已知的大唇犀(Chilotherium属)共有3种,C.primigenius,C.anderssoni和C.wimani。其中,C.wimani是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的优势种类,在临夏盆地的柳树组中部和上部的各个化石地点均有出土,时代为晚中新世中期。该种下...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大唇犀 牙齿畸形 
豕脊齿象属(Choerolophodon)头骨化石在中国的发现被引量:2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第4期425-436,共12页王世骐 邓涛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 KZCX2-YW-Q09, KZCX2-YW-1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730210, 410020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 2006CB806400);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编号: 2010LESV004)资助
在甘肃省临夏盆地大浪沟地点的早中新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件较完整的豕脊齿象属(Choerolophodon)头骨,这是该属的头骨化石在中国的首次报道.该头骨低平,门齿向外侧及上方弯曲且没有釉质带,臼齿为豕脊型齿,因而符合豕脊齿象属的鉴定特征,并...
关键词:嵌齿象类 豕脊齿象属 临夏盆地 早中新世 中国 
采用地震背景噪音成像技术反演天山及周边区域地壳剪切波速度结构被引量:6
《科学通报》2010年第26期2627-2634,共8页郭志 高星 王卫民 李桂林 段宗奇 史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4033,9071401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9)资助
采用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技术获得了天山及周边区域的地壳剪切波速度结构,数据取自中亚地区50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的连续噪音记录,通过互相关计算共获取了约748个高信噪比瑞雷面波经验格林函数:利用可视化方法测量了周期为6~50s的瑞雷面...
关键词:地震背景噪音成像 天山 地壳结构 地幔上涌 
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鬣狗类群头骨的几何形态测量学及生态形态学分析(英文)被引量:8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0年第3期235-246,共12页曾志杰 何文 陈善勤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Q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730210)资助
在晚新生代大型食肉目动物中,鬣狗科动物地史分布广、种类和数量多,在中国出现于中中新世至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形态功能学家将鬣狗科的60多个化石种分为似豺、似狼和似灵猫等生态类群,这些生态类群和现生仅存的3个食骨和1个食虫类群...
关键词:甘肃和政 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鬣狗科 巨鬣狗 生态形态学 几何形态测量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