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X062)

作品数:8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郑伟宏汤铭钧刘震刘宇光程朝侠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西藏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藏学》更多>>
相关主题:因明逻辑因明研究学术史汉传因明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再论陈那因明的论辩逻辑体系——答张忠义、张家龙《评陈那新因明体系“除外命题说”》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70-75,共6页郑伟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印度佛教因明研究"(12BZX062)阶段性成果
印度陈那因明是论辩逻辑,其潜规则是不允许循环论证,而且出于公正、公平原则,规定立敌双方都不能循环论证。二张之文主张同品除宗,异品不除宗,即将循环论证的特权奉送给敌方,完全背离印度陈那因明的论辩逻辑特点,完全否定玄奘开创的汉...
关键词:陈那因明 玄奘 窥基 因明大疏 除宗以外 
同、异品除宗有法的再探讨--答沈海燕《论“除外说”--与郑伟宏教授商榷》被引量:7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76-85,共10页汤铭钧 郑伟宏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2BZX062);201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2012EZX001);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13CZJ012)系列成果之一
同品(sapaksa)、异品(vipaksa)和宗有法(paksa)是陈那因明的初始概念。以"声是无常"宗为例,宗有法即这里宗命题的主项"声",是辩论双方尚未共许是否无常的对象;同品是辩论双方已经共许为无常的对象,即除了主项"声"以外无常的事物,如"瓶"...
关键词:佛教逻辑 陈那 汉传因明 除宗有法 
百年中国因明研究的根本问题——“百年中国因明研究”概要之三被引量: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76-84,2,共9页郑伟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印度佛教因明研究"(12BZX062);复旦大学"985三期"整体推进人文学科研究项目"华;梵大乘佛教理性传统研究:兼与欧美学界对话"(2011RWXKYB040)阶段性成果
玄奘开创的汉传因明是"百年中国因明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第一部分讨论了印度佛教因明的三个不同阶段,揭示汉传因明是解读陈那因明的一把钥匙。第二部分评述了百年来国际因明学界对陈那因明的错误解读对我国的重大影响。第三部分陈...
关键词:因明 学术史 逻辑 
百年中国因明研究的理念、意义与方法——“百年中国因明研究”概要之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85-89,共5页刘震 汤铭钧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印度佛教因明研究"(12BZX06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陈那早期著作的佛教因明-量论探源"(13CZJ012)阶段性成果复旦大学"985三期"整体推进人文学科研究项目"华;梵大乘佛教理性传统研究:兼与欧美学界对话"(2011RWXKYB040);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佛教因明-量论探源:陈那前因明时期著作和思想发展研究"(2012EZX001)
"百年中国因明研究"这一课题应以"继往开来"为核心的理念,在创新中继承和总结前人的研究,全面提升我国因明研究的整体水平,并在国际学界的广大论域中,彰显汉传因明的重要价值和百年中优秀成果的学术地位,向世界展示"中国因明"的新形象...
关键词:因明 学术史 逻辑 
百年中国因明研究的自觉总结与反思——“百年中国因明研究”概要之一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2期70-75,共6页汤铭钧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印度佛教因明研究"(12BZX06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陈那早期著作的佛教因明-量论探源"(13CZJ012)阶段性成果;复旦大学"985三期"整体推进人文学科研究项目"华;梵大乘佛教理性传统研究:兼与欧美学界对话"(2011RWXKYB040);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佛教因明-量论探源:陈那前因明时期著作和思想发展研究"(2012EZX001)
唐代玄奘法师随顺印度佛教的瑜伽行派传统,将佛教的逻辑学、知识论和辩论术学说统称为"因明"。时至今日,我们仍应使用"中国因明"来统称主要在中国汉、藏两地得到保存和发展的佛教逻辑学-知识论传统。"百年中国因明研究"是指从1896年至...
关键词:因明 学术史 逻辑 玄奘 陈那 
百年中国因明研究的若干专题与设想——“百年中国因明研究”概要之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2期76-83,共8页刘宇光 项智多杰 程朝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印度佛教因明研究"(12BZX062);复旦大学"985三期"整体推进人文学科研究项目"华;梵大乘佛教理性传统研究:兼与欧美学界对话"(2011RWXKYB040)阶段性成果
"百年中国因明研究"这一课题应以对印度因明两座高峰和汉传因明的正确认识为出发点,以面向未来的态度来总结过去,旨在于国际学界的广大论域中彰显中国因明的独特价值。本课题由五大专题构成:(1)百年因明研究的概述:以汉传对陈那新因明...
关键词:因明 学术史 逻辑 
论陈那因明研究的藏汉分歧被引量:3
《中国藏学》2013年第1期25-31,共7页郑伟宏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印度佛教因明研究"(12BZX062);复旦大学"985三期"整体推进人文学科研究项目"华;梵大乘佛教理性传统研究:兼与欧美学界对话"(2011RWXKYB040)系列成果
文章比较了陈那《理门论》与法称《正理滴论》在论式方面的根本差异,指出它们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因明体系;论述了陈那论式与法称论式在逻辑原理方面有根本不同,指出了王森先生关于法称在逻辑原理方面完全接受了陈那因三相学说的误解;建...
关键词:陈那因明 法称因明 汉传因明 藏传因明 
再论同、异品除宗有法被引量:7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72-79,共8页郑伟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印度佛教因明研究"(12BZX062)阶段性成果
"同、异品除宗有法"是玄奘与汉传因明留下的一把打开陈那因明体系的钥匙。这一规定植根于印度陈那时代的辩论实践,目的是防止立、敌双方循环论证,并非纯粹的逻辑问题。要把外来文化移植到汉地,就必须交待清楚该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才能...
关键词:因明 逻辑 陈那 同品 异品 除宗有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