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1JA750)

作品数:18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吉鹏嵇敏商雨虹刘金举关冰冰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亚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私小说川端康成坪内逍遥日本近代文学叛逆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解构之后:重审当代文艺学的本体论问题被引量:9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47-52,共6页李西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1JA750)
解构之后重审文艺学的本体论问题,是一个关乎中国文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该学科研究的元命题。西方哲学对本体论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一直成为传统哲学的主干和重要研究内容。20世纪后,西方哲学研究中虽有本体论解构现象的出现,但从...
关键词:当代文艺学 本体论 现代西方哲学 
鲁迅与袁宏道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1-3,共3页王吉鹏 王欣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鲁迅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1JA750.11-44031
上世纪30年代初由于林语堂等人的倡导,晚明的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走上了历史舞台。鲁迅认为袁宏道提高了小说、戏曲和传奇的文学地位,在文学史上是有特定的价值和地位的,同时他还认为袁宏道是一个关心世道的文人。但由于时代的复杂性...
关键词:鲁迅 袁宏道 关系 
鲁迅与近代改良主义文学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36-39,共4页赵晴 王吉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鲁迅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01JA750.11-44031
本文以鲁迅对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评价为线索,梳理鲁迅在文学观念和艺术创作方面对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继承和批判。我们发现,鲁迅在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端,以改造国民性为中心的文艺观念和借鉴外域文化方面,深受近代改...
关键词:鲁迅 近代改良主义文学 关系 
论伤痕文学中的鲁迅因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84-88,共5页王吉鹏 王丽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鲁迅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01JA750、11-44031).
伤痕文学承续着鲁迅“救救孩子”的主题。文章试图从伤痕文学的思想和艺术资源中寻找鲁迅文化精神的影子,即鲁迅因子。作为“文革”后第一个文学浪潮的伤痕文学传承了鲁迅的“五四”“科学与民主”精神,以启蒙为己任;鲁迅的“立人”...
关键词:鲁迅因子 伤痕文学 小说创作 
论鲁迅《野草》的深切与诡谲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88-91,94,共5页肖剑南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国现代散文风格学"研究(编号:01JA750)
散文诗《野草》蕴含着鲁迅特定历史时期深刻独特的人生体验。鲁迅借助一系列畸形、怪异、恐怖、丑陋、虚幻的意象来表情达意,创造了新的颤栗,这是他深入生活、逼视内心的结果。从情思感兴这个层面来看,深切是《野草》的显著风格;散文诗...
关键词:鲁迅《野草》 情思感兴 深切 意象 诡谲 风格 
鲁迅与李斯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49-51,共3页王吉鹏 王林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鲁迅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01JA750.11-44031;项目主持人:王吉鹏)
在文学观照层面上,鲁迅对李斯文章的"文采"表示认同;在自我观照层面上,鲁迅对其抱有生命价值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表示赞同。由于鲁迅与李斯都受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其创作在艺术上有着理性思维与逻辑力量的特点,并且都运用比喻、排比等...
关键词:鲁迅 李斯 关系 
“黑人文艺复兴运动”中的黑人女剧作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101-104,共4页嵇敏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从边缘到中心: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和黑人女权主义>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1JA750.47-99009
在评价“黑人文艺复兴运动”时,评论界从根本上忽略了黑人女性的文学贡献,从而遭到当今越来越多的批评。仅以戏剧为例,当时就出现了一批影响大、很具活力的女剧作家,如约翰逊、米勒、斯宾塞、赫斯顿。研究“黑人文艺复兴运动”,黑人女...
关键词:“黑人文艺复兴运动” 黑人女剧作家 戏剧 
基督教忏悔制度及忏悔体文学对日本私小说的影响被引量: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03-107,共5页刘金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01JA750)
明治维新后,私小说成为日本“纯文学”的主流并延续至今。除了日本民族固有的传统因素之外,基督教忏悔制度和忏悔体文学的影响对私小说也起着关键的催化作用。考察和分析二者对私小说产生影响的机制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私...
关键词:基督教 忏悔体文学 日本 私小说 
创造超越死亡文学的新视点——川端康成新感觉派时期的文学主张被引量:2
《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6期120-124,共5页商雨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20世纪日本文学批评史"(01JA750)
新感觉派运动在日本文学史上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但川端康成却被认为是完成新感觉主义的唯一的一位作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川端康成把新感觉派贯穿始终、成为新感觉派最为成功的作家的主要原因是:川端寄予新感觉派运动的期望...
关键词:川端康成 新感觉派 文学理念 超越死亡 
论高晓声小说中的“鲁迅风”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45-50,53,共7页王吉鹏 霍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鲁迅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项目批号:01JA750.11-44031
高晓声的小说创作与鲁迅有着深刻的联结。在'为人生'的创作宏旨下,高晓声在农民题材以及深入探讨'国民性'问题上对鲁迅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高晓声师承了鲁迅的白描、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手法以及含蓄的辛辣...
关键词:鲁迅 高晓声 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