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X005)

作品数:11被引量:9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怀玉章慕荣牛俊伟陈硕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江西社会科学》《天津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节奏分析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中国封建主义话语的思想史意义与当代价值被引量:4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55-66,共12页刘怀玉 章慕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X005)
中国封建主义话语建构于1929—1939年,其是一种具有创新整合功能的话语逻辑,有效诠释了中国社会历史的本质特征,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难题,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和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中国共产党人夺取革命的文化领导权发挥了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封建主义话语 历史启示 当代价值 
广为人知却罕为人解的列斐伏尔被引量:6
《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5-13,共9页刘怀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空间化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问题”(13jjd710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问题研究”(11bzx005)
列斐伏尔作为法国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举世公认的日常生活批判哲学大师,也是西方后现代理论的"空间化转向"的有力推动者。但迄今为止对他的思想研究仍然处于"广为人知"却"罕为人解"的状况。20世纪80年代之前,列斐伏尔的影响基本局限...
关键词:列斐伏尔 日常生活批判 空间的生产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复性、回忆性与修复性被引量:4
《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4-13,共10页刘怀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空间化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问题”(项目号:13JJD710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问题研究”(项目号:11BZX005)的阶段性成果
按照利奥塔"重写现代性"的说法,思想史有重复性、回忆性与修复性三种模式。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其经典叙述中有一个不断的既是重复又是差异的自我突破过程,在20世纪语境中的苏联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则经历了一个不断回忆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思想史 当代视野 
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念旅程:从传统的革命到现代化的改革被引量:1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7,共7页刘怀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问题研究"(11BZX005)
从宏观的历史视野来看,20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近百年历程,其逻辑起点是把经典马克思主义首次东方化、实践化的苏俄马克思主义,但其核心逻辑的形成则经历了知识分子化、工人阶级化与大众化三步曲。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形态,毛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苏联化与中国化 革命化与现代化 民族化与传统化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历史”概念与意蕴被引量:11
《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39-46,52,共9页刘怀玉 章慕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空间化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问题”(13JJD710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问题研究”(11BZX005)的阶段性成果
广义与狭义历史唯物主义之二分法,与其说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广义与狭义之分所造成的,不如说反映了马克思在创立与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的两种叙述方法。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通俗或大众化的理论叙述方法,而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则是一...
关键词:广义历史唯物主义 狭义历史唯物主义 叙述方式 
空间化视野中的全球化、城市化与国家-区域化发展被引量:17
《江海学刊》2013年第5期44-53,共10页刘怀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问题研究”(项目号:11BZX005)的阶段性成果;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项目“祛魅的现代政治世界--一种空间的批判视角”资助
历史唯物主义为何及如何面对当今时代与世界的空间化发展趋势,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课题。其中面临的理论问题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空间化所指何义,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城市化与跨国的区域化...
关键词:空间化 当代资本主义 全球化 城市化 再区域化 
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解释的实践哲学路向——以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为个案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6期17-21,共5页刘怀玉 陈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问题研究"(11BZX005);2011年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中国城市空间再开发研究"(2011CW02);江苏省2012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总体化历史与实践--惰性的阶级存在"(CXZZ12-0001)
萨特将早年的意识现象学改造为一种实践哲学之后,获得了真实地面对社会和历史的理论工具。在这一新的哲学视野中,空间始终与一定条件下的主体的实践关联在一起。空间一方面表现为特定的实践场域中人和物、内在性和外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解释 《辩证理性批判》 实践哲学 萨特 苏贾 
论布哈林在帝国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被引量:1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7-14,共8页刘怀玉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第八期访问学者资助课题"祛魅的现代政治世界--一种空间的批判视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问题研究"(11BZX005)
布哈林是苏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重要的理论家,也是经典的帝国主义理论家。他既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也是从列宁到斯大林的政治与思想的历史性过渡的重要环节。他对资本主义的理解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
关键词:布哈林 帝国主义理论 列宁 世界体系论 
论列斐伏尔对现代日常生活的瞬间想象与节奏分析被引量:24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2-20,173,共9页刘怀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问题研究”(11BZX005),项目负责人:刘怀玉
列斐伏尔早期对日常生活主要采取了一种相对比较哲学化与乐观化的立场,认为日常生活是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的最深层次连接处,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也是导致总体性革命的策源地。而他中后期则对日常生活理解得更加微观即社...
关键词:列斐伏尔 日常生活批判 瞬间 日常性 诗性意义 节奏分析 
论吉登斯、哈维、卡斯特对现代社会的时空诊断被引量:17
《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24-29,共6页牛俊伟 刘怀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问题研究"(11BZX005)的阶段性成果
辨识和判断现代社会的基本性质是当代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其中,时间和空间是众多理论家进行社会诊断的基本工具。吉登斯的时空伸延理论、哈维的时空压缩理论以及卡斯特的流动空间与无时间之时间理论,对时空问题在当代社会理论中凸显的...
关键词:社会 时空诊断 时空伸延 时空压缩 流动空间 无时间之时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