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理性批判》

作品数:62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一兵仰海峰张康之黄忠晶彭建渝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学习与探索》《江西社会科学》《徐州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萨特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的游牧与综合——以《存在与虚无》为中心的探索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2年第2期62-79,共18页刘贵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拓展性研究”(项目编号:19ZDA019);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历史方位中‘三新’的哲学研究”(项目编号:L21AZX001)资助
萨特1936年发表了《自我的超越性》,这是他发表最早的有关现象学的著作。也正是从这部著作开始,萨特通向了《存在与虚无》的探索。1943年,萨特发表了《存在与虚无》,该书以“现象学本体论”为副标题,成为他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此后,他又...
关键词:《辩证理性批判》 哲学著作 存在主义 现象学 辩证法 人道主义 萨特 本体论 
《辩证理性批判》探寻总体历史观的理论路向及其意义
《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32-37,共6页陈硕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萨特的实践辩证法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与重建"(项目号:15YJC720001);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现代治理与生命政治"(项目号:2014SJD014)的阶段性成果
对历史做总体的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但是不同思想家对总体历史的理解却不尽相同。萨特基于自身的实践人学立场,运用独特的逆溯方法,从个体实践出发回溯到集合体、群体的实践,再进一步上升到历史,逻辑上回答了一种总体化...
关键词:总体的历史 实践-惰性 逆溯 集合体 群体 
萨特“人学空场论”评析——基于对《辩证理性批判》的解读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16年第4期112-117,共6页刘寒 
萨特"人学空场"的基本含义是:以苏联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在研究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时,采用抽象的教条主义的方法,忘记了具体的、实在的人,把人吞没在抽象的观念中。萨特认为,其根源是理论和实践的分离,主...
关键词:萨特 人学空场 存在主义 当代马克思主义 
萨特——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
《中文自修》2016年第9期54-55,共2页张凝珏 
让-保罗·萨特是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除了著有《存在与虚无》《辩证理性批判》等哲学名著之外,萨特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并在196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文学与哲学的双重背景使萨特创作的小说和戏剧融入了深刻的哲理。萨...
关键词:存在主义哲学 萨特 集大成 《辩证理性批判》 《存在与虚无》 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人物 20世纪 
从辩证法角度谈萨特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新思考——读《辩证理性批判》被引量:2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5,共5页凌加英 
《辩证理性批判》是萨特后期的代表作,以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为突破口,萨特试图搭建起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融通的桥梁。由于对辩证法及其本质的不同理解,萨特背离了马克思的辩证法,却显示出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新的探讨和思考。文章结...
关键词:辩证法 萨特 马克思主义 人与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解释的实践哲学路向——以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为个案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6期17-21,共5页刘怀玉 陈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问题研究"(11BZX005);2011年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中国城市空间再开发研究"(2011CW02);江苏省2012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总体化历史与实践--惰性的阶级存在"(CXZZ12-0001)
萨特将早年的意识现象学改造为一种实践哲学之后,获得了真实地面对社会和历史的理论工具。在这一新的哲学视野中,空间始终与一定条件下的主体的实践关联在一起。空间一方面表现为特定的实践场域中人和物、内在性和外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解释 《辩证理性批判》 实践哲学 萨特 苏贾 
萨特尔对教条主义的批判——谈《辩证理性批判》中的人学思想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72-75,共4页伍荣华 韦丽 
萨特尔写《辩证理性批判》一书,是为了用他的存在主义来补充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尔宣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超越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重弹马克思主义的老调。他认为左倾教条主义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
关键词:《辩证理性批判》 教条主义 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 人学 
辩证法的合法化努力及其问题——论萨特的“辩证理性”
《哲学研究》2011年第10期32-37,共6页陈慧平 
一、“辩证理性”提出的背景、特征与内涵 萨特后期认同并接受了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但他认为这种辩证法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发展到斯大林模式的辩证法后,更需要予以反思和纠正,否则它是不合法的。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提出了...
关键词:《辩证理性批判》 辩证法 合法化 萨特 斯大林模式 马克思哲学 可理解性 唯心主义 
萨特眼中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辩证理性批判》的思考被引量:1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39-41,共3页滕燕美 
萨特认为辩证法是由人创造的,根源于人的实践,人作为"自为"的存在是否定与超越的存在,人的意向性活动"构造"了外部的"自在"存在,因此才有辩证的总体化和辩证的可理解性,自然界不存在"总体化"运动,因而根本不存在自然辩证法。本文主要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辩证理性 人学辩证法 
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的实践哲学取向
《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22-27,共6页朱彦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实践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批号:05JJD710125)的支持
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以下简为《批判》)认为,只要哲学存在,它就是实践或社会运动的表达,而非抽象的科学的影子。在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体系的批判中,萨特继承了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要求为在第二国际和苏联那里被知识化、官僚主...
关键词:实践 个人实践 实践—惰性 系列 团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