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206)

作品数:10被引量:20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名江颜天谭志军李钧于仁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应用生态学报》《海洋环境科学》《生态学报》《水产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塔玛亚历山大藻赤潮藻毒素东海原甲藻黑褐新糠虾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氮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毒素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9
《海洋学报》2005年第6期138-145,共8页张清春 于仁诚 周名江 王云峰 颜天 李钧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资助项目(2001CB409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7603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ZCX2-206);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01BA804A20)
通过尿素、氯化铵、酵母浸出粉和硝酸钠等氮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生长及毒素产生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微小亚历山大藻对不同氮源利用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氮饥饿条件下,加入硝酸钠和酵母浸出粉能显著促进微小...
关键词:微小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尿素 氯化铵 酵母浸出粉 硝酸钠 生长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海产双壳类生命活动的影响被引量:7
《海洋学报》2004年第2期81-86,共6页周名江 颜天 傅萌 王云峰 于仁诚 李钧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资助项目(2001CB40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906007;39950001;20177023;4007603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ZCX2-206);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通过一种重要有毒赤潮藻———产麻痹性贝毒毒素PSP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几种海产双壳类主要发育阶段:受精卵、D形幼虫、眼点幼虫、稚贝、仔贝和成贝生命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该藻对双壳类孵化率、存活率、运动能力、滤食率和生长都有影响...
关键词:有毒赤潮藻 麻痹性贝毒 PSP 双壳类 塔玛亚历山大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黑褐新糠虾和卤虫的急性毒性作用被引量:16
《海洋学报》2004年第1期76-81,共6页颜天 谭志军 李钧 于仁诚 王云峰 周名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资助项目(2001CB4097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906007;39950001;40076030;2017702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ZCX2-206);山东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012110115).
以黑褐新糠虾和卤虫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种典型有毒有害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毒性.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都能影响糠虾的存活,在96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糠虾的半致死浓度分别约为7000和450000个...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 赤潮异弯藻 黑褐新糠虾 卤虫 急性毒性 
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东海原甲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数量的影响被引量:19
《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第7期1151-1155,共5页王丽平 颜天 谭志军 周名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 2 0 0 1CB40 970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 0 1770 2 3;4990 60 0 7;3 995 0 0 0 1;40 0 760 3 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ZCX2 -2 0 6);院长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 0 12 110 115 ) .
通过对 2 0 0 2年 5月东海赤潮原因种 -东海原甲藻和亚历山大藻的单一藻种和两种藻混合情况下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数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 (ATHK )对轮虫有致死作用 ,其4 8hLC50 为 130 0cell·ml-1.藻的各组分毒性比较...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 东海原甲藻 褶皱臂尾轮虫 
有机改性粘土去除有害赤潮藻的研究被引量:19
《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第7期1169-1172,共4页曹西华 俞志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 2 0 0 1CB40 9710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4 0 0 0 2 5 614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资助项目(KZCX2 - 2 0 6)
本研究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改性材料 ,通过粘土颗粒的表面吸附及离子交换作用对粘土进行了表面改性 ,并以常见于我国沿海的有害赤潮生物种———东海原甲藻 (Prorocen trumdonghaiense)为目标生物 ,研究了有机粘...
关键词:有机粘土 东海原甲藻 赤潮 
近海赤潮发生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被引量:53
《海洋环境科学》2002年第4期63-69,共7页黄小平 黄良民 谭烨辉 朱良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ZCX2 - 2 0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 176 0 34) ;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 (A2 0 0 0 99F0 1) ;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 (2KB0 6 70 1S)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开放站基金项目 (P990 6 )
根据近 2 0a来的有关资料 ,综述了近海赤潮发生与气象、水文、化学及生物等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赤潮发生与气象、水文、化学及生物条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但目前对这些关系的研究多数只停留在定性分析上 ,而定量和半定量...
关键词:赤潮 关系 气象 气候因素 
有害赤潮藻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水产学报》2002年第6期561-568,共8页谭志军 颜天 周名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906007;39950001;20177023;4007603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1CB409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206);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ffects of harmful algae on fish based on the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rmful algae can affect the survival, enzyme, cell, tissue and behavior of fish directly or ind...
关键词:有害赤潮藻 藻毒素 鱼类 影响 危害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存活、生长以及种群繁殖的影响被引量:27
《生态学报》2002年第10期1635-1639,共5页谭志军 颜天 周名江 李钧 于仁诚 王云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资助项目 ( 2 0 0 1 CB4 0 970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2 0 1 770 2 3;4 990 6 0 0 7;3995 0 0 0 1;4 0 0 76 0 3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 ( KZCX2 -2 0 6 );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资助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0 1 2
通过塔玛亚历山大藻 ( Alexandrium tamarense)对黑褐新糠虾 ( N eomysis awatschensis)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研究 ,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的存活、生殖、生长等有不利影响 ,影响程度随塔玛亚历山大藻藻细胞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 黑褐新糠虾 存活 生长 赤潮甲藻 毒性 危害 种群繁殖 
河口最大浑浊带浮游植物生态动力过程研究进展被引量:17
《生态学报》2002年第9期1527-1533,共7页黄小平 黄良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0 1 760 3 4)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 (KZCX2 -2 0 6) ;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资助项目 (A2 0 0 0 99F0 1 ) ;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资助项目 (2 KB0 670 1 S)
通过对近十几年来河口最大浑浊带浮游植物生态动力过程研究的报道进行综述 ,阐明该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 ,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湍流混合过程增大了浮游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机会 ;重力环流致使浮游植物及其光合作用所需的物质能...
关键词:河口最大浑浊带 浮游植物 生态动力过程 
香港及珠江口海域有害赤潮发生机制初步探讨被引量:31
《生态学报》2001年第10期1634-1641,共8页颜天 周名江 邹景忠 钱培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 (3 995 0 0 0 1 ) ;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 (3 9790 1 1 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990 60 0 7);香港马会项目PREEP;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KZCX2 -2 0 6)资助项目
回顾了香港及珠江口海域赤潮发生和藻毒素污染的历史及研究状况 ,结合 3种代表赤潮藻种最适光温盐生长实验 ,4种不同形态氮营养盐对几种常见赤潮藻种生长影响实验 ,以及不同营养盐、温度、盐度条件下赤潮藻群落变化过程实验 ,初步探讨...
关键词:赤潮 藻毒素 环境因子 香港 珠江口海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