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155)

作品数:30被引量:2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钱宗武沈思芹耿加进秦力翟明女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南京审计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泰州学术》《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语言研究》《长沙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尚书》尚书理雅各诠释学今文《尚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书局本《礼记训纂》点校商兑被引量: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41-46,共6页杨柳 程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12&ZD15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清代扬州学派文献整理与研究”(14JZD035)。
中华书局1996年版饶钦农点校本《礼记训纂》在整理过程中出现不少疏误,多由校者失检引文而致。今参考诸版本及所引原始文献,共检得讹、脱、倒、衍及标点不当等疏失150处。略加整理,加以按识,求教于方家,亦可助他日该书修订再版之用。
关键词:饶钦农 《礼记训纂》 点校 商兑 
宋代《尚书》经筵教化研究
《宏德学刊》2022年第2期117-130,共14页杨飞 钱宗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2&ZD1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经筵是指汉代以来帝王为鉴古资治而设置的研经论史的御前讲席,是与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紧密相连的一项兼具教育与政治功能的制度,这一制度在宋代得以逐渐完善,为儒学切入治政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尚书》作为政书之祖,是经筵官选讲的重要...
关键词:《尚书》 经筵讲义 宋代 帝王教化 
日本东京大学藏《尚书注疏》考论
《图书馆界》2022年第1期18-27,共10页曹子男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项目编号:12&ZD155);2019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清代常州庄氏《尚书》学研究”(项目编号:KYCX19_2091);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乾嘉吴派经学与文学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CZW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日本东京大学藏《尚书注疏》二十卷古本,前后无序跋,亦无牌记等刊刻信息。但从板式、避讳字和刻工姓名等方面综合判断,该藏本属于明嘉靖李元阳闽中刻本。该本由江浙流传到辽东,最后流失到日本。李元阳本上承元“十行本”,并刊正元刻本...
关键词:《尚书注疏》藏本 李元阳本 考证 
段玉裁、王氏父子《尚书》训诂品质异同论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1年第2期1-10,256,共11页秦力 钱宗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批准号:12&ZD155);2018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段玉裁、王氏父子《尚书》训诂比较研究”(批准号:KYCX18-2351)的阶段性成果
段玉裁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是清代乾嘉时期训诂学巨擘。段玉裁、王念孙同出戴震门下,学术主张亦多投合,故学界习惯于将段玉裁和王氏父子的学术合称为“段王之学”。“段王之学”这一概念本身侧重于段、王学术的共性,因而学界围绕“段...
关键词:段玉裁 王氏父子 《尚书》 训诂 异同 
论江声对历史命题“微旨”的阐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59-168,共10页秦力 钱宗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项目编号:12&ZD155)的阶段性成果。
乾嘉时期,随着考据学兴起,学者们逐渐对微旨研究加以排斥。而作为以考据见长的乾嘉吴派学者,江声将从《春秋》学中诞生的历史命题“微旨”移用于《尚书》研究,并将微旨阐发作为经典诠释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显示出独特性。江声不仅重视《...
关键词:经典微旨 江声 《尚书集注音疏》 乾嘉学派 
论中国第一部禁酒令《酒诰》的人文理性被引量: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79-86,共8页翟明女 钱宗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12&ZD155)
中国第一部禁酒令《酒诰》是记录周公命令被封为卫君的幼弟康叔在卫国禁酒的诰词,也是中国把禁酒作为治国安邦重大施政决策的第一篇官方文献,禁酒的对象主要是官员。以周公为代表的周初执政集团清醒地认识到禁酒对于巩固新生政权至关重...
关键词: 禁酒令 《酒诰》 人文理性 
尧不能训丹朱、舜窃负而逃与孔子的“亲亲相隐”被引量:2
《临沂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7-21,共15页王春华 于联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编号:12ZD155)阶段性成果。
“尧不能训丹朱”,舜将其父“窃负而逃”及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都是“亲亲相隐”的案例。它不仅对我国古代法律上容隐权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正确处理伦理关系、民族关系及阶级关系、政党关系等也都有用武之地。在目前构建人...
关键词:亲亲相隐 普遍意义 矛盾的统一性 启发与借鉴 
从部族到民族:《尚书》反映的华夏族起源与形成
《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166-171,共6页吕胜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12&ZD155);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项目(苏教师〔2019〕3号)。
作为远古"政事之记"的《尚书》,同时也是记载我国上古民族关系的珍贵历史档案。自然灾害、兼并战争、贸易往来、部落联姻等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促使华夏先民从尧舜禹时期的部族国家走向夏商周时期的民族国家,由政治认同走向民族认同,最...
关键词:尚书 部族 民族 关系 融合 
《尚书·禹贡》所载中国古代农业知识的译介及其西传被引量:4
《中国农史》2020年第3期43-53,78,共12页沈思芹 钱宗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12&ZD15);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7YYB014);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
《禹贡》是中国最早的政史经典《尚书》的名篇之一,其对中国古代农业知识的记载,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史料。西方对《禹贡》的译介历时久远,翻译了有关中国古代土壤辨识、农业特产、农赋等级、桑蚕养殖、水土治理等农业史料,其形态包括译...
关键词:《禹贡》 《尚书》 中国古代农业 英译 重农主义 
论儒道的“道隐”及其历史前源被引量: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27-34,共8页沈思芹 钱宗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项目编号:12&ZD15);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汉学视域中的《尚书》英译研究”(项目编号:17YYB014)的阶段性成果;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
长期以来,学界多将隐逸思想的源头归诸儒家或道家,并且认为儒家之“隐”重“道”,而道家之“隐”重“形”。但这一认识或可斟酌。梳理文献可知,至迟在殷商末期,隐逸文化即已发轫。微子、箕子、伯夷、叔齐、吴太伯、齐太公等是殷末隐逸...
关键词:先秦 道隐 儒家 道家 殷末 微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