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167)

作品数: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符杰祥姜异新张蕴艳赵献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鲁迅博物馆河北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中文学刊》《社会科学辑刊》《鲁迅研究月刊》《文艺争鸣》更多>>
相关主题:手稿学案新文学中国新文学学术生长点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话剧《铸剑》与小说《铸剑》:表现主义的两副面孔
《鲁迅研究月刊》2018年第11期52-66,共15页傅智伟 符杰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67)阶段性成果
1927年4月,鲁迅在当时的革命策源地广州完成了自己的小说创作《铸剑》。时隔九十年,波兰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Grzegorz Jarzyna)在中国上海将《铸剑》搬上了话剧舞台。自2017年12日10日起,亚日那的话剧《铸剑》开始在上海、哈尔滨、北...
关键词:《铸剑》 话剧舞台 小说创作 表现主义 1927年 焦点问题 上海 哈尔滨 
《野草》命名来源与“根本”问题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8年第5期32-40,共9页符杰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A卷)(项目编号:12ZD167);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现代中国文学名家名作手稿校勘与研究(项目编号:2017BWY010)"的阶段性成果
1927年4月26日深夜,在广州白云楼上,当鲁迅为自己在1924年到1926年间所写的系列"野草"编集时,写下了这样奇异的"题辞":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
关键词:《野草》 1927年 死亡 生命 空虚 鲁迅 
陈鸣树学案
《上海文化》2017年第12期60-70,2+126,共13页符杰祥 黄乔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2ZD167)的研究成果
陈鸣树先生为中国著名现代文学研究专家、鲁迅研究专家、文艺学研究专家。作为新中国学界的新生力量,其早期的鲁迅研究文章可谓一个时代曲折艰难的见证。新时期以来,他高屋建瓴,视野宽广,在继续推出众多鲁迅研究成果的同时,亦在文艺学...
关键词:陈鸣树 鲁迅研究 文艺学 方法论 
李长之学案被引量:1
《上海文化》2017年第6期69-80,2+126,共14页张蕴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2ZD16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李长之20世纪30年代、40年代与50年代三大阶段的学术思想发展为纵向线索,重点以其对中西浪漫主义思想的考察为主线,探讨其在三大领域展开的学术研究。分别是鲁迅批评及其他现代作家作品批评,古代先贤传记批评与古典文学及文化研究...
关键词:鲁迅观 浪漫主义 新浪漫主义 精神史 强者哲学 
“写在边缘”——鲁迅及中国新文学手稿研究的理论与问题被引量:4
《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第1期165-170,共6页符杰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67)
中国新文学的手稿研究可谓整理有余,理论不足;考证有余,阐释不足。像鲁迅这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国民作家",手稿文献虽几经整理与影印出版,手稿研究仍极为薄弱。涂改的鲁迅手稿文字才可能真正保证鲁迅形象不被涂改。如果说...
关键词:鲁迅 边缘 新文学手稿 文本发生学 
回归“书写中的鲁迅”--略论鲁迅手稿研究的学术生长点被引量:3
《现代中文学刊》2016年第3期33-43,共11页姜异新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A卷)(编号:12&ZD167)的阶段性成果
在鲁迅手稿研究中引入"书写中的鲁迅"这一概念,是将鲁迅还原为在书写活动中寻求书写的生命主体,而不是定型的历史评价。从鲁迅著作手稿、手稿美学研究和编辑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探寻被印刷本所遮蔽的鲁迅。重新统计分析保存下来的231篇...
关键词:鲁迅 手稿 书写 文本 毛笔 
汇校鲁迅作品的文学意义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48-51,共4页赵献涛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B卷(12﹠ZD167)的阶段性成果
虽然现代文学名家名作的汇校本已经有所出版,但数量颇为有限,鲁迅作品汇校本的出版更是稀少。出版鲁迅作品的汇校本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可以见出版本的变迁、鲁迅真实的思想和语言艺术。随着鲁迅作品汇校的扩大和加深,鲁迅研究必将进入...
关键词:鲁迅作品 汇校 文学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