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840005)

作品数:11被引量:29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郭志刚王军田思钰李丁许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青年研究》《国际经济评论》更多>>
相关主题:生育水平总和生育率晚婚生育政策孩次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青年女性晚婚对低生育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7
《青年研究》2017年第6期16-25,共10页郭志刚 田思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低生育率研究"(12JJD84000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以来,人口调查数据显示生育率仍在下降,不断刷新最低记录。然而,这些结果总被视为调查漏报导致的统计虚幻,人口宣传、管理和决策时参照的则是另一套基于间接估计之上的生育率口径。两者之间的严重脱节引发一系列...
关键词:总和生育率 未婚比例 标准化比较 
中国低生育进程的主要特征--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的启示被引量:89
《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4期2-14,共13页郭志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低生育率研究”(编号:12JJD840005)的阶段性成果
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又一次刷新总和生育率的最低纪录。虽然二孩、多孩总和生育率略有提高,但由于一孩总和生育率降幅更大而导致生育水平继续下降。文章分析发现,一孩总和生育率的降低是全面性的,在城镇与农村、流动与非流动各类...
关键词:总和生育率 孩次占比 晚婚影响 生育政策 
人口统计研究中方法的误用与滥用——以P/F比方法为例被引量:11
《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3期2-16,126,共15页郭志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低生育率研究”(批准号:12JJD840005)的阶段性成果
人口统计的方法和技术是帮助人们从数量上分析和认识人口现象的有力工具。但是,倘若运用不当,即使是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也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会成为谬误的护身符。近年来,人口研究中误用或滥用统计分析方法的现象经常出现,并已影...
关键词:人口统计 P/F比方法 方法适用性 
清醒认识中国低生育率风险被引量:46
《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第2期100-119,7,共20页郭志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低生育率研究"(项目批准号:12JJD84000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和程度显著超出以往预期。面对少子化、老龄化的人口新常态,人口领域需要有较大的改革。当前人口工作思路存在与人口现实之间的种种矛盾,问题的核心是对低生育风险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人口工作存在只...
关键词:人口形势 人口战略 低生育率风险 生育政策调整 
独生属性与婚姻匹配研究——对“随机婚配”假定的检验被引量:13
《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6期26-35,126-127,共10页郭志刚 许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低生育率研究"(项目批准号:12JJD840005)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独生子女的婚姻匹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更可能与独生子女结婚,且非独生子女也更可能与非独生子女结婚。这表明,一方面独生子女身份本身可能构成了一种择偶标准,另一方面人们择偶时...
关键词:独生子女 婚姻匹配“随机婚配”假定 
孩次结构与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关系研究被引量:14
《人口学刊》2014年第3期5-13,共9页王军 郭志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低生育率研究(12JJD840005)
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升高与生育水平的下降存在着时间上的紧密关联。生育水平下降所导致的孩次结构变化与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关系,是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第二孩尤其是多孩生育的减少对我国出生性别比的失衡起到了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出生性别比 孩次结构 生育水平 
中国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34
《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3期17-29,126,共13页李丁 郭志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低生育率研究"(项目批准号:12JJD840005)的阶段性成果
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系列数据中的总和生育率与六普数据相比明显偏高,尤其是一孩总和生育率偏高。文章分析发现,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样本中妇女的生育事件与其流动时间存在紧密关联,而且样本的生育率存在越接近调查时点其水平越高的...
关键词:流动妇女 总和生育率 平均子女数 样本偏差 
我国人口城镇化现状的剖析--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被引量:28
《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1期10-24,241-242,共15页郭志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低生育率研究”(项目批准号:12JJD840005)的阶段成果
以往我国的人口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很强的年龄选择性。本文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京津沪三个大城市和城镇地区的人口现状,揭示出我国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背后对吸纳农村年轻劳动力的重度依赖。然而,由于多年来生育率过低,...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 城乡年龄结构 劳动力转移 低生育率 
生育政策和社会经济状况对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影响被引量:21
《人口学刊》2013年第5期5-14,共10页王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低生育率研究(12JJD840005)
文章提出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多层次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分层模型来研究生育政策和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对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即使在控制妇女个人和家庭特征、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情况下,生育政策对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仍然有...
关键词:生育政策 社会经济 出生性别比 分层 
中国人口生育水平低在何处——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被引量:34
《中国人口科学》2013年第2期2-10,126,共9页郭志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低生育率研究"(项目批准号:12JJD840005)的阶段成果
文章通过对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生育数据的分析发现,近年来二孩和多孩的总和生育率比过去略有提高,而六普数据显示的极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孩总和生育率显著下降,其中居住于农村的育龄妇女的一孩生育率下降明显,其原因是近年来农...
关键词:六普 生育水平 婚育推迟 终身生育水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