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W090)

作品数:12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郑春蓝天史建国殷静鲁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广东开放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哲》《东岳论丛》《山东社会科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现代作家新文学留学背景钟理和标志性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再读胡适:他们的“中国与世界”
《文史哲》2018年第1期104-112,共9页郑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留学背景再研究"(11BZW090)的阶段性成果
重读胡适,最为感怀的是那一代学人对"中国与世界"的崭新理解,以及竭尽全力沟通两者的不懈努力。求学海外,胡适等人强烈意识到人文科学对提升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境界,对输入新思想再造新文明的决定性意义,努力完成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
关键词:胡适 中国 世界化 新文化 新文学 
再论鲁迅的忧患、求索和文学努力
《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1期39-46,共8页郑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留学背景再研究"(项目编号:11BZW090)的阶段性成果
鲁迅先生离开这个世界80年后,我们益发感受到他的深邃和可贵,感受到他所独有的特殊价值和意义,比如浓郁的忧患意识、强烈的开放呼唤以及"拿来主义"的倡导和阐释等等。鲁迅早年留学日本,为的是"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七年的...
关键词:鲁迅 忧患意识 开放呼唤 世界眼光 留学背景 
今天我们依然深切地需要鲁迅——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郑春教授访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5,共5页郑春 史建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留学背景再研究"(11BZW090)
鲁迅逝世已有80年,今天的我们是否还需要鲁迅?鲁迅之于当代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何处?怎样评价鲁迅的批判与建构?鲁迅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史建国专访了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郑春教授。两位学者在细读鲁迅作品的基础...
关键词:鲁迅 意义 访谈 
再谈鲁迅的翻译以及“硬译”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6-11,共6页郑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留学背景再研究"(11BZW090)
今天我们重读鲁迅,依然收获良多,不仅是文学创作,也包括外文翻译。从留学初期的翻译尝试,到《域外小说集》开创中国人翻译外国弱小民族文学的先河,再到后期的"硬译"探索,鲁迅一直努力为中国的文学及其语言文字输入一些新鲜异样的内容。...
关键词:鲁迅 翻译 “硬译” 
民国时期的“鲁迅纪念歌”略论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9-23,共5页史建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留学背景再研究"(11BZW090)
在鲁迅纪念活动中,"纪念歌"不太为研究者所关注,但"纪念歌"在传播的便利性上优于纪念诗和纪念文章,因而影响也就更大。鲁迅去世后陆续出现的十余首"纪念歌"对于鲁迅精神的倡扬和"鲁迅"形象的建构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国 鲁迅纪念歌 建构 
一个文本背后的灵魂超越与本体回归——从鲁迅小说《离婚》说开来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24-29,共6页殷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留学背景再研究"(11BZW090)
长久以来,鲁迅很多作品的阐释都被限定在一些固定的话语中,如启蒙、国民性、社会与文化批判等,对鲁迅本人的理解也逐渐成为用鲁迅作品进行"六经注我"的过程。这种现象在文学研究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显露,而鲁迅研究尤为严重。现以鲁迅小说...
关键词:鲁迅 《离婚》 古典笔法 思想转折 灵魂超越 身份回归 
留学岁月与现代作家的精神重建被引量:1
《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31-37,共7页郑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留学背景再研究"(项目编号:11BZW090)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前后的留学浪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和走向辉煌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批年轻的学子留学海外,亲眼目睹了一个与他们的祖国大不相同的耳目一新的社会,并在体验和对比中感受到了二者之间的巨大差距;他们从自身的遭遇中深...
关键词:现代作家 留学 精神重建 
殖民语境下身份的焦虑——《夹竹桃》的文化意蕴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77-181,共5页蓝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BZW090)
《夹竹桃》是台湾著名作家钟理和发表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的作品。该文以抗战中沦陷区北平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底层百姓的困难生活。文中混杂着作者复杂的情感,同时,作者通过"反历史书写"和"双重语气"等策略,揭露了殖民者的虚伪,否定了...
关键词:钟理和 身份认同 夹竹桃 混杂 反历史书写 双重语气 
论钟理和创作中的悲情意识
《学术交流》2014年第10期157-161,共5页蓝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现当代作家留学背景研究"(11BZW090)
钟理和的创作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一直到延续到他生命的终结,前后近20年。尽管他的作品不多,内容也不丰富,但他的独特人生经历赋予其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灵的艺术魅力。他既亲身经历过日本殖民者的压迫,也目睹过大陆沦陷区百姓的悲惨;既饱...
关键词:钟理和 悲情意识 殖民统治 贫病交困 人道主义 
论现代海归作家群体对中国新文学重建的主导作用
《东岳论丛》2014年第8期151-156,共6页郑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留学背景再研究"(批准号:11BZW090)的阶段性成果
在新文学开创初期,从海外留学归来的现代作家群体,以现代文化理念,重新审视中国文学的现状,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开启文学的重建。他们努力建立现代的文学观念;积极发起参与系列文化(文学)论争,大力拓宽现代文学空间;他们极为重视新文...
关键词:留学背景 现代作家 新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