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社会科学基金

作品数:75被引量:31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董藩洪名勇安静李裕鸿罗建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科技进步与对策》《民族文学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湖南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少数民族经济增长民族关系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部地区旅游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引量:3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37-44,182,183,共10页张英 于沛鑫 
国家民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与西南边境民族村寨振兴成效研究”(MSY200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项目“民族地区金融支持与创新研究”(CST18008)。
旅游既是一个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也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它体现了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互动和互鉴融通,旅游活动蕴涵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天然因子,它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有效途径;旅游发展也推...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旅游发展 交往交流交融 
“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实践及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新疆南疆四地州为例被引量:3
《科技创业月刊》2020年第9期48-52,共5页胡尔西丹穆·穆克木 陈久运 
国家民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状况评估系统研究”(2018-GMI-010)。
南疆四地州集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荒漠地区、高寒山区、农牧业易灾区特征于一体,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总结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采取实地调研方式获取南疆四地州中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
关键词:脱贫攻坚 满意度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 
广西深度贫困山区脱贫攻坚模式及机制构建——基于德保县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12期153-160,共8页柏振忠 徐艺华 
国家民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民委定点扶贫广西德保成效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MSY1800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任务已取得决定性进展,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但与此同时,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山区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成为全区打赢脱...
关键词:深度贫困山区 脱贫模式 机制 德保县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居民对旅游扶贫的利益感知——以德夯苗寨景区为例被引量:5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3期76-81,共6页陈南希 黄炜 吴永清 
国家民委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JSZ011);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ZDB014);吉首大学校级科研课题资助项目(15SK010)
为了评估旅游扶贫对当地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吉首市德夯苗寨景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表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可通过发展旅游快速脱贫,旅游扶贫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文化产生了积...
关键词: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旅游扶贫 利益感知 德夯苗寨景区 
旅游扶贫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湘西芙蓉镇景区为例被引量:6
《湖南农业科学》2017年第8期93-97,共5页陈南希 李长宇 吴永清 
国家民委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JSZ011);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ZDB014);吉首大学校级科研课题资助项目(15SK010)
以湖南永顺为例,对芙蓉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Excel和SPSS进行数理统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差最大化旋转和交叉分析,研究居民的主要感知因子及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对各项因子的感知差异。结果表明:旅游扶贫产生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
关键词:旅游扶贫 居民感知 差异分析 湘西芙蓉镇 
湘西矮寨奇观景区生态文化旅游感知调查被引量:1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6期78-82,共5页陈南希 罗弢 
国家民委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JSZ011);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ZDB014);吉首大学校级科研课题资助项目(15SK010)
从环境、经济、社会3个准则6指标26个核心要素的对湘西矮寨奇观景区生态文化旅游进行实地感知调查.生态文化旅游在矮寨奇观景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仍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上存在诸多不足.管理者应多方面采取措施使生态旅游与社...
关键词:湘西 生态旅游 文化旅游 旅游感知 
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环境治理进路研究:理性化、社会化与司法化被引量:6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年第8期90-95,共6页杨继文 
国家民委社科基金资助项目(No.12SCZ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No.14YJC820022);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No.14SB0268)
在现代社会,生态破坏和环境问题日益突显。而对于环境的治理和环境案件的处理,有必要引入—种人—社会-司法的生态整体主义理念予以规制和救济。借鉴经济学的理性人理论,提出生态理性人的预期评估、价值判断与解决方案。从社会性的环境...
关键词:环境治理 理性人 社会化 环境司法 
变译理论指导下的西部民族地区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研究被引量:12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68-171,共4页罗建生 李敏杰 
国家民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民族地区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语翻译规范化研究"(2012ZNZ026)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很大程度上与译者对文本信息的简单化、机械化处理有关。变译理论以"变"求"通",避免了片面求"全"带来的信息繁琐、结构不清、语气生硬等问题,有利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该理论指导...
关键词:西部地区 旅游景点 公示语 变译理论 翻译 
傣族传统社会组织法文化探析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66-73,共8页刘华 
国家民委社科基金项目“傣族传统法文化及其当代价值”(项目编号:12YNZ003)的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探索了傣族传统社会的政权组织法文化的问题。本文认为,傣族地区由一个家族统治800多年,并大致实现了该地区的长治久安,说明其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统治经验,其中政权组织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是应认真总结的部分。因此,本文从政权层...
关键词:傣族 政权组织 法文化 
藏区民间纠纷习惯法解决机制——从法人类学考量被引量:2
《行政与法》2014年第6期84-88,共5页安静 
国家民委社科基金项目"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SCZ001
对于法人类学而言,社会纠纷的产生与解决对社会平衡稳定而言意义重大,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纠纷是主体间均衡状态的秩序倾斜,研究纠纷的发生、成因及解决方式是法律研究新的命题和方向,这样的研究成果会成为社会变革的导火线或动力...
关键词:法律人类学 法律文化 高僧权威 习惯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