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60016)

作品数:26被引量:8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余永红蒲向明刘吉平豆海红更多>>
相关机构: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前沿》《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化艺术研究》《甘肃高师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白马藏族傩舞文化意蕴服饰文化含义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陇南白马藏族室内家具及空间布局的文化意蕴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9-12,共4页余永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规划项目"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的整理与研究"(09YJA760016)
陇南白马藏族特殊的"土墙板屋"式民居建筑不仅体现出其独特的结构和外部造型,也营造出不同于其他民族民居建筑的特殊的内部空间,其中室内家具的造型、装饰和布局使白马藏族民居的内部空间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家具造型单纯、装饰简...
关键词:陇南 白马藏族 家具 造型与装饰 空间布局 文化意蕴 
白马藏族刺绣工艺的民族特征被引量:6
《民族艺林》2013年第4期67-71,共5页余永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规划项目"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的整理与研究"(09YJA760016)
白马藏族是以农耕为主、兼有牧猎文化的民族,独特的文化类型影响着白马藏族刺绣工艺的艺术风格。白马藏族的刺绣以传统的齐平形针法为主要艺术语言,从材质使用方面又有平针绣、拼贴绣、盘筋绣以及平针绣与拼贴绣相结合等几种表现形式。...
关键词:白马藏族 刺绣 工艺 文化内涵 民族特征 
白马藏族及其传统文化刍论——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中心被引量:11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12-18,共7页蒲向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白马藏族文学的整理与研究"(11XZW0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的整理与研究"(09YJA760016);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陇南白马藏族民间文学整理和研究"(1128-01)的阶段性成果
"藏彝走廊"的白马藏族,是一个最具文化特殊性的族群,其历史发展、地缘文化还鲜为人知。这种现状造成了对白马藏族的研究未能进入主流学术研究的视线,使白马藏族的传统文化长期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中心,通过田野调查、...
关键词:白马藏族 陇南白马藏族 传统文化 
陇南民间美术的发展策略探析被引量:1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10-12,共3页刘吉平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的整理与研究"(09YJA760016)阶段性成果
陇南地区在陕甘川交界之处,县区之间文化的差异性十分明显,民间美术的文化内蕴与艺术风格更是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但是,受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保护意识逐渐淡漠,使得许多地方文化与艺术...
关键词:陇南 民间美术 发展策略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内容论——白马藏族文学整理与研究之四被引量:2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12-17,共6页蒲向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白马藏族文学的整理与研究"(11XZW0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的整理与研究"(09YJA760016);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陇南白马藏族民间文学整理和研究"(1128-01)的阶段性成果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内容宏富:池哥昼、麻昼表演形式古朴,源自久远,内容复杂,涵义深厚;秋昼、甘昼、嘛勾池、阿里该昼等,体现了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从娱神到娱人文化的继承、变化和发展,处于中流;沿此而下,派生出的池母擀面、拐格达...
关键词:陇南白马藏族 傩舞戏 表演内容 池哥昼 麻昼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服饰艺术研究——白马藏族文学整理与研究之三被引量:2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88-95,共8页蒲向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白马藏族文学的整理与研究"(11XZW0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的整理与研究"(09YJA760016);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陇南白马藏族民间文学整理和研究"(1128-01)阶段性成果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主要包括池哥昼、甘昼和麻昼三大类,其服饰最富特色的是生活化和滑稽性结合统一的池哥昼、甘昼傩舞戏服饰。相比而言,麻昼服饰在艺术性和丰富性方面则更胜一筹,显示着白马藏族傩舞戏独特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整体来看,...
关键词:陇南白马藏族 傩舞戏 表演服饰 池哥昼 麻昼 
陇南白马藏族池哥昼傩面具色彩文化成因探析被引量:2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9-23,共5页豆海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09YJA760016)
陇南白马藏族池哥昼是一种傩祭仪式,是傩文化的原始形态,一般由池哥、池母和知玛组成,其池哥昼傩面具色彩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池哥仪态威严,凶悍,面目狰狞,面具色彩整体呈暖色调,以红、黄、蓝(绿、)黑、白五色为主相互搭配,色彩单纯、...
关键词:池哥昼 面具 色彩 白马藏族 
陇南白马人傩舞戏现状考察——兼及“池哥昼”源流考证被引量:4
《甘肃高师学报》2012年第3期12-17,共6页蒲向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白马藏族文学的整理与研究"(11XZW0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的整理与研究"(09YJA760016);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陇南白马藏族民间文学整理和研究"(1128-01)的阶段性成果
学界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白马人系古代氐人的后裔,陇南白马人主要聚居区在甘肃文县铁楼乡的白马河流域,其现存傩舞戏形式丰富多样,重要种类"池哥昼"、"麻昼"和"甘昼"等展示了其文化的典型性、原始性和稀有性。最具代表性的傩舞戏"池哥...
关键词:陇南白马人 傩舞戏 现状 池哥昼 麻昼 甘昼 源流 
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概论
《文化学刊》2012年第6期128-131,共4页余永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规划项目"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09YJA760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陇南白马藏族的美术文化丰富而独特,既有造型独特而神秘诡异的木雕傩面具,也有华丽精美的民族服饰和刺绣;既有古朴原始的民居建筑艺术,也包括文化寓意深厚的宗教绘画,同时还包括富有白马藏族民俗文化意味的家具以及其它装饰品等。综合...
关键词:陇南 白马藏族 美术文化 民族特征 
白马藏族木雕傩面具的民族特色被引量:5
《雕塑》2012年第3期58-59,共2页余永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的整理与研究"(09YJA760016)阶段成果
白马藏族作为一个独特古老的民族,他们的民族文化和艺术也保留了原始艺术的一些基本特征,其艺术与宗教、现实生活融为一体,表现出粗犷率真、古朴单纯的民族艺术特征。尤其以木雕傩面具最具有民族特色,整个制作过程具有神圣独特的仪式,...
关键词:白马藏族 木雕傩面具 艺术特色 文化含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