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C720013)

作品数:12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季芳杜湖湘黄艳平刘珊宏龚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工业大学云南大学玉林师范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方文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电影文学》更多>>
相关主题:实践美学生态维度新实践美学电视剧生态整体观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柏拉图假说中的女人来到的时候——论电视剧《宝莲灯前传》对二元价值的超越性回归
《电影文学》2011年第10期77-78,共2页季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07JC720013)
古今具有开创性的大哲学家都意识到,人类除了暂时的、局部的苦闷,还有诸多"永恒的苦闷",来自外在的未知与人自身的不完整性,而"柏拉图的假说"正属其中之一。在米兰·昆德拉对这一问题的解构、颠覆性阐释的基础上,《宝莲灯前传》再...
关键词:柏拉图假说 二元价值 解构 超越 
论实践美学的建立与新实践美学的开拓——兼与陈诚商榷
《云梦学刊》2010年第3期96-99,共4页季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7JC72001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07d253);湖北工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陈诚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如何中国化——兼评“新实践美学论”》一文中,主要对当前国内实践美学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质疑:一,九十年代以来的新实践美学.盲目套用西方现代理论。“是将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和马克思的...
关键词:新实践美学 陈诚 马克思主义 西方现代理论 美学研究 “实践” 物质本体论 九十年代 
汉画像石的文化渊源被引量:2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90-92,116,共4页杜湖湘 刘珊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C720013)
作为汉代厚葬习俗的产物,汉画像石的出现和发展,既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更有思想文化的深层背景。分别从楚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汉代精神四方面阐述了其对汉画像石的影响。
关键词:汉画像石 文化渊源 汉代精神 
饕餮纹的图形符号解读被引量:1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56-60,共5页杜湖湘 黄艳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007年度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JC720013)
饕餮纹是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既有神秘诡异的抽象意味,又有凝重独特的装饰美感。饕餮纹是一种在仿生纹样基础上组合、重构的艺术符号,经历简练到华美再到简洁的风格转向,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和审美经验。本文尝试解...
关键词:饕餮纹 图形 符号 解读 
论生态审美教育被引量:7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7-21,共5页季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07JC72001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d253);湖北工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在当代世界观面临生态转向的历史时期,审美教育将再次发挥扎根现实、慰贴人生的实践品质,吸纳生态整体观,重新建构新的生态美育理论,并作为生命体验、整合的中介,审美地参与天人关系的调适,培育生态审美主体、优化生态审美对象,让新的...
关键词:审美教育 生态整体观 生态美育 
生态美境与审美人生的耦合并进——评袁鼎生的《生态艺术哲学》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09年第3期68-71,共4页季芳 龚丽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7JC72001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07d253;湖北工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2007年1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生态艺术哲学>,成为袁鼎生教授生态美学体系的进一步开拓.……
关键词:审美场 艺术审美 艺术美 生态美学 整生 天化 当代美学 艺术化 比较学 袁鼎 生态审美 审美人生 艺术哲学 美境 
论生态美理想与生态文艺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158-162,共5页季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从生态实践到生态审美"(07JC72001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2007d253)
20世纪后半叶,生态危机启动了人类从现实到文化领域的全面反思,在审美创造的领域中,审美理想作为最高层次的范畴,必将在生态认知的重构和影响下涵纳新的生态整体尺度,提炼为代表当代人所向往和追求的美的最高境界——生态美理想,并作为...
关键词:生态美理想 前生态文艺 生态文艺 建设 
从狂欢到崇高:当代喜剧的新探索——以央视电视剧《魔幻手机》为个案
《电影文学》2009年第1期106-108,共3页季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7JC720013)
在后现代狂欢型喜剧开始走向定型化之后,国人已经很难接受一般意义上的喜剧,尤其是纯粹狂欢型喜剧。喜剧必将产生新的变革:从狂欢到严肃,从戏谑到深刻,转向一种更有内涵与力量的崇高型愉悦。央视版《魔幻手机》以理性的幽默、积极...
关键词:喜剧 《魔幻手机》 狂欢 崇高 转型 
论大众文化的肯定性价值——兼述央视版《宝莲灯》的创造性与收视率之关系
《理论月刊》2008年第8期128-130,共3页季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7JC720013)
优秀的大众文化是具有兼容性与开拓性的。央视版《宝莲灯》的成功在于通过商业性与品位性的有机结合,发挥传统文化的特质共性,吸收主流文化的责任意识,融合精英文化的理性审美提升其人文底蕴。通过丰富美观的形象传达多种人生的况味,以...
关键词:《宝莲灯》 大众文化 民族文化 经典文化 先进文化 
“人的自然化”--实践美学拓展生态维度的学理路径被引量:6
《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38-41,共4页季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7JC720013)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为基础的美学体系,实践美学内涵着阐发生态问题、拓展生态维度的思想原理。实践美学生态维度的开拓,将与"人的自然化"这一实践美学命题的彰显相一致,以此作为学理路径,将实践美学内在原理与方法和生态内容相...
关键词:实践美学 自然生态 自然人化 人的自然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