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C720007)

作品数:17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曹剑波张立英魏开琼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怀疑主义语境知识论语境主义怀疑主义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类难题的解答——当代西方知识论对怀疑主义难题的解答
《哲学门》2010年第2期201-226,共26页曹剑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07JC720007)阶段性成果。
怀疑主义难题由三个命题构成:(S_(1))我确实知道很多事情;(S_(2))如果我不知道怀疑主义假设的否定式,那么我就不知道很多事情;(S_(3))我不知道怀疑主义假设的否定式。当代西方解答怀疑主义难题的主要策略有:普特南式解答、德雷兹克式解...
关键词:知识 怀疑主义 闭合论证 怀疑主义难题 语境主义 
批驳怀疑论的最佳策略:语境不可错论被引量: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78-85,共8页曹剑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07JC720007)
绝对不可错论和可错论是西方知识论中的两种主要的理论。绝对不可错论主张,知识是不可错的;可错论主张,知识是可错的。绝对不可错论必然导致否认人们有知识的全面的怀疑论。为了拯救知识,避免怀疑论,反怀疑论者倡导可错论,主张用可错论...
关键词:怀疑论 知识论 绝对不可错论 可错论 语境不可错论 
怀疑主义根源于绝对不可错论——以笛卡尔的做梦论证为例被引量:3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24-28,共5页曹剑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07JC720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笛卡尔的做梦论证是怀疑主义的经典论证之一。笛卡尔最先系统地提出的绝对不可错论是怀疑主义论证的根源。研究笛卡尔的做梦论证,有助于我们认识怀疑主义的实质。
关键词:绝对不可错论 怀疑主义 笛卡尔 做梦论证 
“知道”的语境敏感性:质疑与辩护被引量:6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13-20,共8页曹剑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知识与语境"(07JC720007)
认知语境主义者认为,"知道"是语境敏感的,"知道"的语境敏感性表现为"知道"是省略的、含糊的、等级的、标识的、对比的。认知语境主义的反对者试图借错误理论异议、等级性异议和澄清技术异议来反对认知语境主义,其实这些反对意见都是站...
关键词:知道 知识归因 认知语境主义 语境敏感性 
知识论怀疑主义的重要论证方式之一:来自可错性论证
《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21-26,共6页曹剑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青年项目)(07JC720007)的阶段性成果
来自可错性论证是知识论怀疑主义的重要论证方式之一,它可分为"来自知识来源可错的论证"、"来自认知能力可错的论证"、"来自认识方法可错的论证"、"来自心灵与认识对象联系的可错的论证"、"来自怀疑主义假设的论证"和"来自可能的论证"...
关键词:来自可错性论证 怀疑主义论证 可错性 
知识是标识的、对比的,还是语境的?——知识结构的理论与怀疑主义难题的解答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09年第3期69-76,共8页曹剑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07JC720007)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知识结构 怀疑主义 语境分析 解答 标识 对比 二元 自身 
绝对不可错论是怀疑主义的根基——以彼得·乌格为例被引量:1
《世界哲学》2008年第6期19-25,共7页曹剑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07JC720007);第40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6040059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乌格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公开为知识论怀疑主义辩护的著名哲学家。乌格为怀疑主义辩护的理路是:以"水平的"和"弯曲的"为例,来说明绝对术语与相对术语的不同,并把"确定性"当作绝对术语,来证明怀疑主义的正确性。乌格借绝对不可错论来为怀...
关键词:怀疑主义 彼得·乌格 绝对不可错论 论证 绝对术语 
维特根斯坦论“我知道”
《唐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41-44,47,共5页曹剑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07JC720007);教育部第40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400594)
在《论确定性》中,维特根斯坦主张:"我知道"由三个要素构成,它们是相信、真和理由;"我知道"与"我相信"和"我确信"虽有联系,但却不能混同;"我知道"与怀疑和语言游戏是紧密相联的;对于常识命题,既不能加以怀疑,也不能声称知道,也不能说不...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我知道” 常识 
罗素论归纳问题被引量:1
《孝感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32-36,共5页曹剑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7JC720007);第40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60400594)
归纳问题是罗素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罗素对归纳问题的合理性的逻辑解决方案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即"归纳法原则",后期即非证明推理的"科学推理的公设"学说。尽管罗素没有解决归纳问题,其学说在哲学上却有重要影响。罗素提出的归...
关键词:罗素 归纳问题 逻辑 归纳法原则 科学推理的公设 
认知语境论被引量:4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38-41,共4页曹剑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07JC720007);第40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6040059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认知结果是由认知对象、认知主体和认知条件三方面决定,并用数学方法对影响认知结果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认知结果 语境 知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