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X073)

作品数:13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程广云王义德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社会科学》《现代哲学》《社会科学辑刊》《哲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政治哲学市民社会形而上学动名词唯物史观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资本论》的叙事和逻辑——巨型文本的阅读和创作被引量:3
《现代哲学》2018年第2期1-8,共8页程广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08BZX073)
《资本论》是一部史诗级的巨型文本,是一部关于资本主义生活世界形成、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叙事经典,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基础)的真相和秘密。《资本论》的叙事结构是物象-人格结构,体现在拜物教的批判上。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客...
关键词:巨型文本 拜物教 征候法 镜像法 平均法 
从国家到市民社会——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思想转向被引量:9
《哲学研究》2018年第2期16-23,共8页程广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编号08BZX073)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从国家转向市民社会,从法哲学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由此从政治解放转向人的解放,从政治革命转向社会革命。马克思从总体上揭示了现代性所建构的现代社会-政治基本结构,决定人的双重生活方式、双重存在方...
关键词:国家 社会 人的双重本质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被引量:3
《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6期5-11,共7页程广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X073)
研究毛泽东的"两论"和邓小平的"三论",应结合它们的语境和语用,探析其中深层语义,我们会发现政治形而上学和政治实践哲学两个不同的基本面向。"两论"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用实践论和矛盾论来置换唯物论...
关键词:实践论 矛盾论 生产力论 政治形而上学 政治实践哲学 
从名词体系到动名词体系——唯物史观的一个完整表述
《哲学研究》2015年第1期3-10,128,共8页程广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编号08BZX073)资助
在唯物史观里,名词体系表征物质现象,动名词体系表征人类本质力量及其社会关系。动名词体系比名词体系更根本、更重要,反映了实践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政治哲学的本质特征。两个体系构成了唯物史观的一个完整表述。唯物史观所谓社会形态...
关键词:唯物史观名词体系 动名词体系社会形态(五重结构) 阶级(社会单元) 
《共产党宣言》的修辞和逻辑--从文本学研究到文体学研究被引量:5
《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13-18,共6页程广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项目号:08BZX073)的阶段性成果
文体学研究是通过语用学研究进行的文本学研究。我们以《共产党宣言》为例,阐明文体学研究对于文本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逻辑和修辞的结合是一切"宣言"的表述方式。作者在创作"宣言"时,需要选择位置,控制现场,营造氛围。因此,我们解读"...
关键词:宣言 文本学 文体学 结构阅读法 场景阅读法 
实践唯物主义的两个还原——从物质还原到实践还原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14年第12期8-13,共6页程广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08BZX073)资助
有关实践唯物主义的问题,许多争议仍然是在形而上学层面上进行的,如实践本体论、实践一元论等。但是,实践唯物主义恰恰“拒斥”或“超越”了形而上学,转向政治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将对象世界理解为人类本质力量和社会关系的表现,它...
关键词:实践唯物主义 现象还原 物质 精神现象学 形而上学 政治哲学 哲学内涵 实践本体论 
行为逻辑论纲
《江海学刊》2014年第1期17-24,238,共8页程广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项目号:08BZX073);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关于和谐世界的哲学研究"(项目号:06AaZX002)的阶段性成果
行为理论是许多学科的基础,如博弈论等应用于许多学科中。政治哲学同样需要一种行为理论作为基础。我们所提出的作为政治哲学的动名词体系,不仅与作为政治社会的行为集合体相对应,而且在这种研究方式中,力图排除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而...
关键词:行为集合体 动名词体系 行为规范 制度安排 
论礼法兼治被引量:2
《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6期24-31,共8页程广云 毕竞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X07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06AaZX002)
治理行为具有不同规则。根据治理所遵循的最终规则,治理可以分为人治、德治、礼治、法治四种基本模式。在实际运作中,各种模式之间可以相互结合,例如德礼兼治、德法兼治、礼法兼治等等。根据中国的传统和国情,我们主张礼法兼治,亦即礼...
关键词:人治 德治 礼治 法治 礼法兼治 
论治理的前提、模式与体制被引量:5
《河北学刊》2013年第5期41-47,共7页程广云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08BZX07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重点项目<关于和谐世界的哲学研究>(06AaZX002)
治理研究是关于全部政治行为的总体研究,体现了政治社会规范和制度的总体特征,因为任何一个政治社会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及行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将无序状态转化为有序状态。这种变无序为有序的政治行为即"治理",而政治哲学所探讨的...
关键词:治理 治道 政道 统治 管理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与唯物史观解释框架再认识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3期45-52,共8页王义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项目编号:08BZX073]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讨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中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是否存在一个中介问题。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具有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组织特别是阶级组织的双重含义,...
关键词:马克思 市民社会 唯物史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