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330被引量:2553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卫国刘禹曹军骥李廷勇周卫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树轮宽度全新世黄土高原PM2.5气候变化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管涔山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温度变化的动态响应被引量:3
《生态学杂志》2023年第7期1568-1576,共9页王嘉川 李书恒 郭伊利 韩宜洁 毛忠雷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LQG1611);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0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Q5172)资助。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升温对不同区域不同树木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干扰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研究选取管涔山地区优势种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为对象,建立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滑动分析探讨升...
关键词:树木气候学 树轮宽度 气候变暖 响应分析 
青海湖地区潜在蒸散发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6
《地球环境学报》2023年第3期328-338,共11页田露 郭伟 倪向南 李晓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124);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1809);中央高校基础科研基金(XZY012019008)。
蒸散发是陆面水循环的关键环节,在高寒、干旱生态环境中表现更加复杂。由于青海湖地区蒸发皿实测值存在数值偏大、长期观测器皿不统一的问题,本文采用Penman-Monteith(P-M)模型研究了青海湖地区天峻、刚察气象站潜在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
关键词:Penman-Monteith模型 潜在蒸散发 因子分析 青海湖地区 
树轮记录的吕梁山北段1923年以来3—4月平均最高气温变化
《干旱区研究》2023年第3期337-348,共12页王嘉川 李书恒 郭伊利 韩宜洁 毛忠雷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LQG161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Q5172)。
基于吕梁山北段管涔山地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样芯资料,建立树轮宽度标准年表(STD),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得出3—4月平均最高气温是研究区树木径向生长的主控气候因子(R=0.509,P<0.05)。借助一阶线性回归方程...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 树轮宽度 平均最高气温重建 管涔山 
济南市冬季PM_(2.5)中元素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5
《环境化学》2023年第4期1280-1292,共13页周瑞文 陈敏 李园园 王亚晨 李政 孟静静 侯战方 朱成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708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MD113);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2020)资助.
为探究济南市冬季PM_(2.5)中元素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于2019年1—2月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分昼、夜采集PM_(2.5)样品,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ED-XRF)分析19种元素的含量...
关键词:PM_(2.5) 重金属 源解析 潜在源分析 健康风险评价 
陕南丹参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因子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23年第2期10-16,共7页王高红 朱蒙 薛智凤 张文硕 陈清敏 成星 贺凯凯 杨玲 
陕西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202115);陕西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202008);陕西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202114);陕西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20202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2023-JC-QN-0298);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SKLLQG2209)。
目的 探讨丹参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为陕南地区丹参的人工栽培种植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陕南不同产地25批次丹参样品中的丹参酮Ⅱ_(A)、丹参酮Ⅰ、隐丹参酮、总丹参酮类、丹酚酸B含量及12种无机元素含量,并测定相应种植土壤5...
关键词:丹参 有效成分 土壤 无机元素 肥力 相关分析 
低载荷大气PM_(2.5)样品中类腐殖质的萃取探索
《广东化工》2023年第7期161-163,148,共4页赵竹子 刘敬琰 胡彦钧 林文坤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1944);江苏省双创博士人才项目(2020-30865)。
大气颗粒物中的类腐殖质(HULIS)由于其化学特性及环境效应而备受关注,目前HULIS萃取方法主要使用的为固相萃取法,但不同研究小组在进行固相萃取的过程中操作上具有一定差异性,由此导致了低载荷大气PM_(2.5)样品中类腐殖质的萃取不完全...
关键词:类腐殖质(HULIS) 固相萃取法 回收率 PM_(2.5)样品 
南京葫芦洞研学旅行设计
《中学课程资源》2023年第3期49-53,共5页段芳芳 董湘坤 夏程尉 李毅 王权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c2020jcyj-msxmX0598);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1900536);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1922)。
岩溶地貌在我国分布广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当前的研学旅行设计很少涉及岩溶地貌。基于南京葫芦洞,教师可以设计以“时空对话”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对进洞前、洞内和出洞后三个阶段进行具体的安排与策划,进洞前为研学旅行准备工...
关键词:高中地理 研学旅行 葫芦洞 核心素养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机碳-微生物耦合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5
《生态学报》2023年第4期1714-1725,共12页杨阳 刘良旭 张萍萍 吴凡 周媛媛 宋怡 王云强 安韶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2107282);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1915);黄土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项目(SKLLQGPY200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JM-213)。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微生物群落发生了非同步性演变。土壤微生物是各种生命活动的载体,在土壤水-碳耦合过程中参与了一系列的氧化与还原反应,因此,土壤微生物在水-碳耦合关键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三者存在着密切...
关键词:黄土高原 水碳耦合 微生物群落 界面过程 模型模拟 
过去百年吕梁山南端油松生长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被引量:5
《地球环境学报》2023年第1期62-73,共12页谢梅 蔡秋芳 刘禹 张涵玉 李腾 叶远达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40010300);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LSKJ202203300);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2139)。
理解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有助于未来森林管理和双碳政策的落实。本文基于采自吕梁山南端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树轮样本建立了标准树轮宽度年表。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树轮年表对研究区3—7月土壤湿度...
关键词:生长事件 油松 树轮宽度 生长-气候关系 
常州市冬季PM_(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1
《广州化工》2023年第2期160-164,216,共6页赵竹子 胡彦钧 刘敬琰 唐施施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1944);江苏省双创博士人才项目(2020-30865)。
为了解常州冬季PM_(2.5)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于2019年冬季采集PM_(2.5)样品61个,测定了不同元素的含量,评价了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健康风险。采样期间,PM_(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64.51μg·m^(-3),31.2%的天数超过GB309...
关键词:PM_(2.5)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污染来源 常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