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95-1927)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许效正更多>>
相关机构: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云南社会科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宗教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民国初年佛教清末民初清末纠纷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清末强国思想初论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22-28,共7页崔海港 陈明慧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群体性事件研究(1895-1927)”(18BZS163);2021年度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乡先进群体视角下中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路径研究”(yw2012108)。
清末以降,仁人志士就实现强国目标提出了一系列颇具见解的主张。经济强国方面涉及内容较为丰富,其一是“兴农强国”,具体包括舆论强化对农业作用的认识、广泛开设农务学堂以及加强农业品种改良;其二是“实业强国”,涵盖了畅言开矿和发...
关键词:清末 强国思想 实业强国 军事强国 
清末庙产纷争中的官、绅、僧、民——1905年广州长寿寺毁学事件透视被引量:4
《世界宗教文化》2017年第3期145-151,共7页许效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佛教社团研究(1895-1927)"(项目号12BZJ012);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者资助项目(项目号:2016-YXXZ-01)的阶段性成果
长寿寺是清代的广东著名寺院,1905年,由于广州办学绅董强借该寺房屋创办新式学堂,引发了僧绅冲突,进而导致了民众暴力毁学。事件发生后,寺僧、学董互相控告,士绅和学董激烈攻防,省府州县高效联动,各大报纸杂志争相报道,以致高层震怒,将...
关键词:长寿寺 庙产纷争 官绅僧民 清末 
抗战时期中日两国佛教界关系述评
《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171-175,共5页许效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佛教社团研究(1895-1927)"(项目号:12BZJ01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佛教与政府关系研究(1895-1927)"(项目号:12YJA770046)的阶段性成果
中日两国佛教界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近代以来,受"同文同种同教"宣传的影响,中国佛教信众对日本佛教有普遍的好感。抗战爆发后,中国佛教徒对日本佛教纵容侵略、践踏佛教宗旨的行为非常不满,并与之展开了坚决斗争,两国佛教界的关系也因此...
关键词:抗日战争 中日佛教 批判 斗争 
社会剧变中的佛教与国家——中华佛教总会与民初政府关系述评被引量:1
《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4期55-66,共12页许效正 
作者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佛教社团研究(1895-1927)>(12BZJ01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佛教与政府关系研究(1895-1927))(12YJA770046)的系列成果之一
中华佛教总会成立于1912年2月,是民国初年规模最大的现代佛教社团。在其存在的5年中,中华佛教总会围绕着佛教社团的地位、佛教寺产的所有权归属、佛教寺产的判断标准等问题,与民国政府展开了反复抗争。在抗争中,民国政府的佛教管理政策...
关键词:佛教社团 政教关系 清末民初 宗教现代化 
民国初年上海庙产纠纷透视被引量:7
《史学月刊》2013年第9期103-109,共7页许效正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末民初佛教社团研究(1895~1927)>;项目号:12BZJ012;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清末民初佛教与政府关系研究(1895~1927)>;项目号:12YJA770046
1912-1915年间,上海发生了一系列庙产纠纷案。这些庙产纠纷中,虽然有群体性暴力事件,但司法诉讼案件占据绝对多数。从争讼的主体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普通乡民与社团的争讼,二是僧人与官厅的争讼,三是僧人与社团的争讼。这些庙...
关键词:辛亥革命 庙产纠纷 社会转型 上海 
论清末民初(1895—1916)陕西的庙产兴学运动被引量:3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47-151,共5页许效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佛教社团研究(1895-1927)>(12BZJ01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佛教与政府关系研究(1895-1927))(12BZJ012)
清末民初时期,陕西庙产兴学运动的持续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在清末,各地征用的重点是祀典以外的民间神庙;西安光复后,各地征用的范围扩大到了所有庙宇,对佛教寺院的冲击尤为严重。为了应对这场灾难,...
关键词:清末民初 佛教危机 社团活动 陕西 
试析民国初年(1912-1915)的佛教保护政策被引量:2
《法音》2013年第7期60-65,共6页许效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末民初佛教社团研究(1895-1927)>(项目号:12BZJ01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佛教与政府关系研究(1895-1927)>(项目号:12YJA770046);作者是主持人;本文是这两个项目的系列成果之一
1912年3月至1915年12月的北京政府,是中国封建帝制结束后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政权。虽然它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但保护佛教的力度却很大。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北京政府就颁布了数十个保护佛教的命令、法规和批示,最终形成了一部具...
关键词:保护政策 佛教 民国初年 北京政府 民主共和 全国统一 封建帝制 时间 
中华佛教总会(1912-1915)述评被引量:2
《法音》2013年第4期10-15,共6页许效正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佛教社团研究(1895-1927)>系列成果之一
中华佛教总会成立于1912年2月,是由寄禅大师等高僧大德联合全国80多个寺院共同发起的,总部设在上海的静安寺,其基层组织一度发展到22个省级支会,600多个县级分会,成为民国初年最著名的现代宗教社团。1915年10月以后,在袁世凯政府的打压...
关键词:中国佛教史 中华 述评 袁世凯政府 基层组织 民国初年 组织转型 寺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