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5B01-02)

作品数:12被引量:17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魏朝富谢德体罗友进朱波李航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九江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学通报》《土壤通报》《农业工程学报》《地球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主题:紫色土有机碳水稻土驱动力区域土地利用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土地质量变化被引量:3
《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第S2期226-231,共6页张贞 高金权 简广宁 魏朝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53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5B01-02)
为综合分析土地整理工程影响下的土地质量变化,揭示在工程干扰下的土地系统行为变化规律及可能产生的土地问题,该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以Vensim软件作为平台,构建反映土地整理工程影响下土地质量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拟和预...
关键词:系统论 生态 模型 系统动力学 土地质量变化 生态服务价值 土地整理 
土地利用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及保护的影响被引量:51
《生态学报》2011年第1期257-266,共10页罗友进 魏朝富 李渝 任镇江 廖和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8BAB38B02-3,2006BAD05B01-02);西南大学生态学重点学科“211工程”经费资助
对贵州省关岭县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有机碳分布以及大团聚体有机碳矿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以期为选择合理的石漠化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了当地主要的4种土地利用方式,...
关键词:大团聚体保护性碳 土地利用方式 团聚体稳定性 有机碳 
风化成土速率计算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土壤通报》2010年第5期1252-1256,共5页李渝 蒋太明 魏朝富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紫色土耕地地力提升与退化耕地修复关键技术研究"(2006BAD05B01-02);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贵州喀斯特山区旱地增墒摘旱技术示范"(2007GB200288)项目资助
综合论述了国内外风化成土速率计算模型的研究方法及其成果。质量平衡法主要通过比较土层与成土母质之间元素组成的差异来计算风化速率,其关键是准确测定两者中元素的组成;Barth模型法主要是在小流域范围内通过化学侵蚀过程对沉积物的...
关键词:成土过程 成土速率 模型研究 
长期垄作对水稻土腐殖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20期106-112,共7页唐晓红 罗友进 赵光 魏朝富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5B01-02);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科技基金课题(N200803)
以耕作制定位试验的常规平作(对照)、垄作、宽垄作和水旱轮作处理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宽垄作下腐殖质组分碳含量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以期探讨不同垄宽对土壤腐殖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垄宽对土壤腐殖质含量和光学性质具有显著影...
关键词:垄作 水稻土 腐殖质 
紫色土再研究Ⅰ紫色土的母质—红层被引量:8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7期120-125,共6页青长乐 牟树森 王定勇 魏朝富 李航 王正银 朱波 石孝均 谢德体 蒲富永 皮广洁 唐时嘉 张先婉 王文富 
科技部科技平台建设项目(SF2007-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5B01-02)
从地质角度分析了红层的形成与出露,阐述了紫色土的可能分布.紫色土由红层紫色岩所形成,紫色岩是红层岩石的最重要成员,它们是在干热环境下形成.其中的染色物质是地壳中的含铁矿物在合适的地表环境条件下与大气中的氧相互作用的产物.红...
关键词:红层 紫色土 分布 
紫色土再研究(Ⅱ)--全球性紫色土被引量:4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7期126-130,共5页牟树森 青长乐 段文霞 魏朝富 王定勇 李航 朱波 蒲富永 谢德体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5B01-02);科技部科技平台建设项目(SF2007-1)
通过野外观察和资料收集与研究,分析了中国称为紫色土,美国称为始成土,联合国有关组织归之于岩性土或雏形土的土壤是同一类的土壤.针对"紫色土是否是只是分布在我国的一种特有土壤"这一命题,文章初探了它在国外的广泛存在,即紫色土是全...
关键词:紫色土 始成土 岩性土 分布 
土壤有机碳、氮动态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3
《土壤通报》2009年第2期432-438,共7页陈凌静 王子芳 魏朝富 高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31016);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5B01-02);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6);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87B10-02;2008BABA7B09-03)资助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分解、合成等动态变化与土壤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SOM模型为定量研究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变化机制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对国内外现有的土壤有机碳、氮动态模型进行了综述,并对应用最广泛的Century模型、RothC...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氮 解析模型 模拟模型 
溶解性有机质对紫色土中锌形态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土壤通报》2008年第6期1424-1428,共5页唐晓东 屈明 陈燕霞 唐海明 
农业部,中科院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耕地地力提升与退化耕地修复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06BAD05B01-02)
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作为有机质中生物活性和物理化学反应活性较为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中锌的形态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在相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分析了两种不同来源的DOM在不同浓度梯...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质(DOM)  形态分布 紫色土 
水分状况对紫色母岩发育的水稻土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影响被引量:8
《土壤学报》2008年第5期943-949,共7页高明 张薇 王子芳 魏朝富 郑杰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5B01-02和2008BABA7B09-03);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66)资助
在紫色丘陵区采集了因水分状况影响而形成的4种类型紫色水稻土土样,利用湿筛法获得不同粒径的团聚体,分析了其有机碳和不同土壤发生层中易氧化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水溶性碳含量。结果表明,A层土壤中〉2mm的团聚体以潜育型水稻土和...
关键词:水分状况 紫色水稻土 团聚体 有机碳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前景展望被引量:83
《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第8期798-809,共12页邵景安 李阳兵 魏朝富 谢德体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耕地地力提升与退化耕地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紫色土耕地地力提升与退化耕地修复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06BAD05B01-0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岩溶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编号:NCET-05-0819)资助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旨在从典型区域角度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背后的真正动因及其作用机理,进而动态模拟、预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土地利用系统的自组织性及其内驱动因子作用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必须与某一特定区域相联系,以...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区域尺度 驱动力 驱动机制 过程模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