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9SJB710017)

作品数:8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孙卫芳刘志强黄志纯王强更多>>
相关机构: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中国成人教育》《求索》《前沿》更多>>
相关主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共产党高职院校大众化高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探析被引量:1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0年第9期72-73,共2页王强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JB710017)
现代教育一再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这正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遵循教与学相统一的原则,提倡师生共同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实施以培养学生思维...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学生主体作用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的重要贡献
《桂海论丛》2010年第1期15-18,共4页孙卫芳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研究>(09SJB710017)之阶段性成果
邓小平在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积极推动理论成果的大众化。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理论,以贴近大众的形式推介理论,以服务人民的目标创新理论,努力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理论财富和精神支持,真...
关键词: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大众化 重要贡献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被引量:2
《求索》2009年第9期227-229,226,共4页孙卫芳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JB710017)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基于党领导和发动工人运动的迫切需要,工人阶级对科学和先进理论的急切渴望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创新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创办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开办各种形式的工人补习组织和派遣党团员到工人中进...
关键词:建党初期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探讨被引量:2
《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23期154-155,共2页黄志纯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STD81001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SJB710017)
本文主要分析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必要性、途径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亲和力 
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被引量:5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70-73,共4页孙卫芳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JB710017)
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可圈可点。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掀起了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潮,并形成了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动性;在党内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性;在党外通过...
关键词:延安时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经验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高职院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选择被引量:5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117-118,共2页孙卫芳 
作者主持的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研究>(09SJB7100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自己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路径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劳资两利”政策及其经验
《前沿》2009年第11期99-103,共5页孙卫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的历史分析与现实启示>(06JC770009);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SJB710017)
解放战争时期,在经济、政治因素和复杂的斗争形势共同作用下,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进一步发展并趋于完善,创造性地建立了劳资兼顾的合作分红制度,制定了劳资双赢的争议处理办法,并积极探索劳资协商的民主管理形式。这一时期党的"劳...
关键词:解放战争 中国共产党 劳资两利 经验 
隐性教育: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被引量:6
《南方论刊》2009年第10期60-61,共2页刘志强 孙卫芳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研究>(09SJB710017)
高职院校在隐性教育中渗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但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而且能够为隐性教育指明方向。隐性教育在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具有目标统一、内容交叉、方法互补的优势,我们可以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校...
关键词:隐性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渗透 途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