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YW-09-07)

作品数:54被引量:702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郝明德谢永生和文祥王旭东张义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期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应用生态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江西农业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土壤酶主成分分析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水分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退耕还林工程影响评估被引量:13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2期3155-3163,共9页汪阳洁 姜志德 王继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503276;41571515);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YW-09-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M570694)
基于黄土丘陵退耕区米脂、安塞和吴起三县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测算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丘陵...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 系统耦合 生态资源 农业生产 黄土丘陵区 
黄土高原沟壑区宅基地复垦土壤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2期123-129,共7页孔龙 谭向平 和文祥 王旭东 郝明德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YW-09-0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学术骨干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联合资助项目
【目的】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宅基地复垦土壤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探讨适宜农村闲置宅基地复垦的培肥模式。【方法】在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长武县,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以及施用化肥、有机复合肥、有机复合肥+菌肥、有机肥、有机肥+...
关键词:土壤酶 动力学特征 宅基地 复垦 
30年来长武县耕地数量与农业经济发展计量关系分析被引量:7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年第6期221-226,237,共7页徐金鹏 张晓萍 张建军 夏燕 孙艳萍 陈凤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YW-09-07)
针对长武县近30年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和耕地数量锐减的现实,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方法,对1980—2010年长武县耕地数量与农业经济数据进行计量关系分析,探索二者间的互馈效应。结果显示,农业经济受耕地...
关键词:耕地数量 农业经济 互馈效应 脉冲响应函数 长武县 
基于日雨量的长武县53年来降雨量及侵蚀力演变趋势分析被引量:9
《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第4期38-42,共5页吴艳 白建勤 张晓萍 徐金鹏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YW-09-07);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10502-Z12-1)
用长武县1957—2009年日雨量数据,对该地区侵蚀性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不同时间尺度变化趋势及其协同性进行系统分析,为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支持。结果表明:(1)长武县53a来多年平均降雨量577.8mm,侵蚀性降雨量340.7mm...
关键词:降雨量 侵蚀性降雨量 降雨侵蚀力 演变趋势 长武县 
1983-2009年黄土高塬沟壑区耕地结构特征演变分析被引量:9
《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第16期232-239,F0004,共9页张建军 陈凤娟 白建勤 张晓萍 雷泳南 刘二佳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YW-09-07)
为明确退耕还林前后黄土高塬沟壑区耕地数量和空间结构演变规律,以长武县为例,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内涵,采用GIS技术和定量指标,对1983年、1993年和2009年黄土高塬沟壑区耕地数量和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长武县3个时期的耕地数...
关键词:土地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 结构 耕地 数量结构 空间结构 黄土高塬沟壑区 
长期施氮磷化肥对不同种植体系土壤交换性钙分布与累积的影响被引量:4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年第4期65-69,共5页危锋 郝明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1186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31B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24-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YW-09-07)
以22年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长期施用氮磷化肥(NP)下不同种植体系土壤交换性钙在剖面上分布与累积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为石灰性土壤,交换性钙含量较高;不同种植体系交换性钙在土壤剖面上发生淋溶累积现象,在140~180 cm土层产...
关键词:氮磷化肥 不同种植体系 交换性钙 分布与累积 
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8
《土壤通报》2012年第4期798-803,共6页柳燕兰 宋尚有 郝明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1186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31B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YW-09-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070)
本研究以25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探讨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质、氮磷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土壤活性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土壤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其中有机肥化肥...
关键词:定位施肥 黄绵土 活性有机质 氮磷养分 土壤酶活性 
基于GIS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山西省县域经济差异研究被引量:16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年第6期45-50,共6页卢柳叶 张青峰 李光录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YW-09-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QN2009040)
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分析其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大的意义。该文以山西省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反映县域经济差异的15个指标,以2001~2007年份为研究时间截面,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与GIS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山西省 县域经济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ARCGIS 
长期氮磷化肥配施对不同种植体系土壤交换性镁分布与累积的影响被引量:7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年第2期204-210,共7页危锋 郝明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9CB1186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资助项目(2011BAD31B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2-YW-424-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资助项目(KSCX-YW-09-07)
为了解不同种植体系对土壤交换性镁的影响,从陕西省长武县黄土高原长期定位试验站采集6个种植体系[小麦连作、豌豆-小麦(2a)+糜子轮作、红豆草-小麦(2a)轮作、豌豆-小麦(2a)+玉米轮作、玉米-小麦(2a)+糜子轮作、小麦(2a)+糜子-玉米轮作]...
关键词:长期试验 氮磷化肥 不同种植体系 交换性镁 分布与累积 
保障粮食安全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评估模型及应用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12年第8期2561-2570,共10页芦蔚叶 姜志德 张应龙 谢永生 王继军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B10);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KSCX2-YW-N-46-0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YW-09-07)
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我国政府必须切实解决的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借鉴前人的生态服务价值理论与评估模型的基础上,阐明了保障粮食安全造成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内涵,并以理论分析为依据,...
关键词:粮食安全 生态服务价值损失 评估模型 长武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