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40062)

作品数:7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建武李美李卫卫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外语教学》《语文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转喻隐喻电视访谈构词概念隐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电视访谈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理据被引量:3
《语文学刊》2016年第9期4-5,15,共3页辛庆连 彭建武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汉语称谓的认知理据研究"(12YJA7400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语用移情角度分析电视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中的人称指示语,探讨说话人选择不同的人称指示语的原因及听话人理解话语时对语境的依赖性,揭示出其背后隐藏的语用认知理据。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 指示映射 语用移情 
原型理论对多义词“头”的认知理据研究
《语文学刊》2016年第19期8-10,共3页辛庆连 彭建武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汉语称谓的认知理据研究"(12YJA7400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它的出现体现了人类的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基于原型理论,本文从隐喻和转喻机制着手,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中多义词"头"词义延伸的认知理据,从而更好地阐释语义范畴中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原型范畴 一词多义 隐喻 转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网络称谓分析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6年第4期137-139,共3页辛庆连 彭建武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汉语称谓的认知理据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12YJA740062]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新生事物的不断出现和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一些词汇的语义范畴得以扩大,从而获得了新的语义,而新的语义又与先前的原型语义存在某种联系。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网络称谓语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基于原型范畴理...
关键词:网络称谓 原型范畴理论 词义范畴 
英文电视访谈中空间指示投射的顺应性研究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5年第9期133-135,共3页李卫卫 彭建武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汉语称谓的认知理据研究"[编号:12YJA7400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指示语不再以说话者自身为言语视角出现时,便发生了指示投射现象。这种指示语的非常规使用,对研究人、语言与社会三者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Verschueren(1999)认为语言使用是语言的选择和顺应,但尚未从顺应论角度对指示中心的转移做...
关键词:空间指示投射 指示中心 语言顺应论 语用功能 
称谓的空间隐喻理据
《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第6期35-39,共5页彭建武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汉语称谓的认知理据研究"(项目编号:12YJA7400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基于"社会空间是物质空间"这一概念隐喻映射所建立的四种意义联系:[权势关系≡上下关系]、[权势关系≡大小关系]、[亲疏关系≡内外关系]、[亲疏关系≡远近关系]具体分析了称谓背后隐含的空间隐喻理据。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人...
关键词:空间关系 社会关系 隐喻映射 称谓 
国内概念隐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5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年第11期10-14,共5页李美 彭建武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语称谓的认知理据研究"[项目编号:12YJA740062]的阶段性成果
以1995年至2011年间CNKI收录的概念隐喻研究文献为源数据,重点调查了2000年至2011年间国内八家外语类核心期刊刊载的概念隐喻研究论文。研究发现:1.概念隐喻研究整体呈上扬趋势;2.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六大主题;3.研究主题以概念隐喻与外语...
关键词:概念隐喻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创新构词的合成空间分析被引量:7
《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第2期23-28,61,共7页彭建武 
2009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J09WC14);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编号:09CWXZ29);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2YJA7400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基于概念合成理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了隐喻构词、转喻构词和"隐喻+转喻"等三类创新构词的概念合成方式。在此基础上,对创新构词产生和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创新连接与创新构词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创新构词 隐喻 转喻 合成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