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60086)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丽霞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音乐研究》《民族艺术研究》《中国音乐》更多>>
相关主题:明清时期闽台明清本土音乐视唱练耳课程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南词到北管:滩簧流传闽台的例证研究被引量:2
《中国音乐》2015年第1期49-58,112,共11页杨丽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闽台北管音乐研究"(11YJA760086)
漳州南词与台湾北管原是分属于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乐种,由于两岸衣一带水的地缘而连接成有机的一部分。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剧目、文本、唱腔、曲牌、乐器等多方面进行异同比较,得出结论:漳州南词随明清移民传播台湾,成为台湾北...
关键词:漳州南词 台湾北管 滩簧 源流 
“琉乐”受容“闽戏”二题
《音乐研究》2014年第6期50-64,共15页杨丽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台北管音乐研究"(11YJA760086);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时期福建戏班研究"(2011B167)的阶段性成果
中琉正式友好交往的历史始于明朝洪武五年。《明史·琉球传》云:“洪武初,其国有三王,日中山、日山南、日山北,皆以尚为姓,而中山最强,五月正月,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其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载入朝贡方物。”从此琉...
关键词:受容 友好交往 明朝 中山 洪武 琉球 明史 
闽台本土音乐在地方院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视唱练耳课程为例被引量:3
《民族艺术研究》2013年第2期67-72,共6页杨丽霞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台北管音乐研究>(11YJA760086);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时期福建戏班研究"(2011B167)
闽台是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区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繁杂的乡音土言,迥异的民俗风情,沉淀出许多与民俗共生的民间音乐文化,虽经历了历时性的发展,却保留着较浓厚的地域特征。对区域音乐文化的开发与运用,不仅可以丰富地方院校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视唱练耳 闽台音乐 实践教学 
明清时期福建外来戏曲的传播及戏剧史意义被引量:5
《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4期42-49,共8页杨丽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台北管音乐研究"(11YJA760086);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时期福建戏班研究"(2011B167);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A类项目"南腔北调--闽台北管音乐源流研究"(JA11171S)
明清时期福建繁荣的经济和便利的交通使外来戏曲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与流播,不仅促进了福建戏剧创作的繁荣,而且对福建地方戏曲生态的变化和戏剧理论的建构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明清时期 福建 外来戏曲 传播 
明清时期福建外来戏曲声腔的流播及衍变被引量:1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8,共8页杨丽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YJA760086);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B167);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A类项目(JA11171S)
明清是福建地方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繁荣的经济和便利的交通使外来戏曲声腔通过官道、商道、移民等多种渠道传入与流播,深刻地影响了福建地方戏曲生态的变化和戏曲剧种的发展,而外来戏曲在福建繁杂的方言土语和迥异的民风民俗中,必然面...
关键词:明清 福建戏曲 外来戏曲 戏曲声腔 
论明清福建家族文化视阈下戏曲的生存与发展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86-97,共12页杨丽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闽台北管音乐研究"(11YJA760086);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时期福建戏班研究"(2011B167);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A类项目"南腔北调--闽台北管音乐源流研究"(JA11171S)之阶段性成果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动荡的海域政策与频繁的乡族械斗进一步巩固了福建聚族而居的习俗。在兴儒重教的风气下,理学与儒学的伦理价值、文化规范,渗透并融合到福建各地方社会、宗族组织之当,地处边陲的福建对于中原文化的正统性始终...
关键词:福建 族规 戏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