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ZS022)

作品数:14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游海华宋德剑刘建华肖学平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嘉应学院江西蓝天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安徽史学》《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边区抗战时期抗日战争苏区革命公产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东南区域的儿童救济机构考察被引量:3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8年第3期123-130,144,共8页游海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南区域社会史研究--以闽粤赣皖浙毗连地区的国统区为例"(10CZS022)的结项成果之一
全面抗战时期,以闽粤赣皖浙毗连地区国统区所组成的中国东南区域,是一块相对独立的抗战区域,向为学界所忽视。以儿童救济与教养机构论,东南区域既有半官方的社会团体,也有民间社会团体,还有国民政府赈济系统主办的难童救济机构。这些多...
关键词:抗战时期 东南区域 儿童救济机构 
战地服务与社会动员——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考察被引量:5
《安徽史学》2018年第2期109-118,共10页游海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南区域社会史研究--以闽粤赣皖浙毗连地区的国统区为例"(10CZS02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乡土历史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15JDSZK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是淞沪抗战中成立的、由中国共产党秘密领导的妇女抗日救亡团体,后来的全称为"十九集团军总司令部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是抗战初中期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产物。该团以劳动妇女为主体、以胡兰畦为核心,既做军队服...
关键词: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 胡兰畦 战地服务 社会动员 
异相:红军日记揭示的长征被引量:2
《苏区研究》2017年第3期67-78,共12页游海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南区域社会史研究--以闽粤赣皖浙毗连地区的国统区为例"(10CZS022);中共中央宣传部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之首批启动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16KZD011)子项目"华南抗日根据地"
长征,是中共党史和军史上的恢弘篇章,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其的认识似乎已然定格。然而,细细研读红一方面军官兵的长征日记,不难发现一些与传统认识不一样的面相。如湘江战役中红军并未损失5万多人,长...
关键词:长征 红军日记 红一方面军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东南区域工业发展考察被引量:1
《学术月刊》2017年第5期148-164,共17页游海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南区域社会史研究--以闽粤赣皖浙毗连地区的国统区为例"(10CZS022)的阶段性成果
全面抗战时期,以闽粤赣皖浙毗连地区国统区所组成的中国东南区域,是一块相对独立的抗战区域。以工业论,抗战初期,浙江、福建、广东、江西、安徽五省损失巨大;此后,东南区域出现了繁荣的工业化浪潮;抗战末期,工业趋于萧条。从内部看,东...
关键词:抗战时期 东南区域 工业 发展 变迁 
从特种教育到保学:苏区革命后国民政府在江西的政治教化被引量:3
《苏区研究》2016年第5期85-98,共14页游海华 饶泰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南区域社会史研究--以闽粤赣皖浙毗连地区的国统区为例"(10CZS022);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支持项目(11ZJQN060YB)
苏区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尤其是阶级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深入人心,引起了国民党的高度警觉。为从思想上、教育上消弭革命,国民政府以苏区革命为历史契机,先在"收复区"举办特种教育,后在江西全省推行保学。以上举...
关键词:苏区革命 国民政府 江西 特种教育 保学 政治教化 以党治国 
抗日战争与中国东南抗战区域的形成被引量:1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44-53,共10页游海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南区域社会史研究--以闽粤赣皖浙毗连地区的国统区为例"(10CZS022);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支持项目"东南抗战与社会动员--以闽粤赣皖浙毗连地区的国统区为例"(11ZJQN060YB)
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华民族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在南方,淞沪会战揭开了中国东南抗战的序幕。通过在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粤汉铁路沿线的多次决战,日军不但占领了上海、武汉、广州三个南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控制了长江中下游两岸,而且...
关键词:日本侵华 抗日战争 东南抗战区域 
抗战时期中国东南地区的工业合作被引量:5
《抗日战争研究》2015年第1期110-123,共14页游海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南区域社会史研究--以闽粤赣皖浙毗连地区的国统区为例"(10CZS022);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支持项目(11ZJQN060YB)的中期成果之一
中国工业合作运动是抗战时期的时代产物。在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倡导和组织下成立的工合东南区办事处,是"东南工合的总枢纽"。从经济史的角度考察,与全国其他区的工合相比,东南区设立的事务所(包括指导站)是最多的,也是抗战结束后中国工...
关键词:抗日战争 东南地区 工业合作 东南工合 经济动员 
社会秩序与政府职责——1934—1937年赣闽边区地方公产处置探讨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2013年第1期303-323,共21页游海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南区域社会史研究——以闽粤赣皖浙毗邻地区的国统区为例”(10CZS022);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2011—2013)”支持项目(11ZJQN060YB)的中期成果之一
1934年底,在大规模国共争战结束以后的赣闽边区,如何处置历经中央苏区产权变革的赣闽边区祠堂、寺庙、会社等地方公产,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对政府职责与行为的一种考量。在两难的困境下,南京国民政府一面秉承'保护产权'的理念,依照相关法...
关键词:赣闽边区 地方公产 公产处置 社会秩序 政府职责 
苏区革命后赣闽边区地方公产处置研究被引量:2
《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3期60-73,161,共14页游海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南区域社会史研究--以闽粤赣皖浙毗邻地区的国统区为例"(10CZS022);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2011-2013)"支持项目(11ZJQN060YB)的中期成果之一
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长征以后,原中央苏区暨赣闽边区重新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的控制版图。1934—1937年间,在社会重构背景下,如何处置历经中央苏区产权变革的赣闽边区祠堂、寺庙、会社等地方公产,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对南京国民政府行为与职...
关键词:赣闽边区 地方公产 公产处置 社会秩序 政府职责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赣闽边区民众政治生存状态考察被引量:2
《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7期73-81,共9页游海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南区域社会史研究--以闽粤赣皖浙毗邻地区的国统区为例"(10CZS022)的中期成果之一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赣闽边区民众的生存状态,学界尚无专门研究。已有的一些相关论述,主要是关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初期的;此后主要是针对中共游击区的。依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的研究表明: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长征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对...
关键词: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赣闽边区 原中央苏区军民 政治生存状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