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1-04)

作品数:27被引量:30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星陈福友王昌燧张晓凌裴树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人类学学报》《东方考古》更多>>
相关主题:旧石器时代晚更新世晚期遗址石制品旧石器时代晚期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南省淅川市王庄汉墓群M7彩绘颜料分析
《东方考古》2015年第1期477-485,共9页屈亚婷 宋国定 罗武干 明朝方 杨益民 王昌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5YJCZH13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4ZDB031);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伙伴小组项目(编号:KACX1-YW-0830);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Q1-0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A05130303,XDA051305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10BAK67B03)资助
一、引言199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文化局等单位对丹江库区进行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王庄汉墓群,2003、2004年又两次对该墓地进行了复查。2009年9月,受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
关键词:考古 汉墓群 研究所 文物 河南省 
古骨可溶性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重建古食谱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第8期1854-1862,共9页王宁 胡耀武 侯亮亮 杨瑞平 宋国定 王昌燧 
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伙伴小组项目(编号:KACX1-YW-083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Q1-0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A05130303和XDA05130501)资助
当前在古食谱研究中,胶原蛋白(不可溶性)的提取,主要采用明胶化法.然而,胶原蛋白的直接降解产物——可溶性胶原蛋白,常常予以忽视并摒弃.本文通过凝胶层析,分管提取了古骨的酸提取液,从中分辨出三个峰,对各峰提取物的C和N含量,C/N摩...
关键词:可溶性胶原蛋白 不可溶性胶原蛋白 凝胶层析 稳定同位素分析 
关中两汉先民生业模式及与北方游牧民族间差异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18
《华夏考古》2013年第3期131-141,共11页张国文 胡耀武 Olaf Nehlich 杨武站 刘呆运 宋国定 王昌燧 Michael P. Richards 
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伙伴小组项目(KACX1-YW-0830);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三万年来中国北方环境变化与人类响应”(KZCX2-YW-Q1-0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XDA05130303,XDA05130501)共同资助
为了揭示作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主体汉族的食物结构和生业模式及其转变,并探讨其在与游牧民族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本文对陕西光明、官道和机场墓地人和动物骨骼进行了C、N、S稳定同位素分析。相比部分游牧民族,关中地区汉族具有和北方部...
关键词:关中地区 汉族 游牧民族 C、N、S稳定同位素分析 粟作农业 家庭畜牧业 
临水窑与介休窑白底彩绘工艺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3年第3期71-81,共11页胡彩虹 罗武干 王昌燧 孟耀虎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资助(KZCX2-YW-Q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资助(10979075)
白底黑花装饰风格的瓷器,始终是陶瓷、科技界和陶瓷爱好者关注的热点。临水窑(磁州窑)与介休窑白底黑花风格的瓷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对于两窑产品的科技分析甚少,至于两者的对比研究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本工作利用岩相分析、SEM-...
关键词:临水窑 介休窑 SEM—EDS 白地黑花 化妆土 制作工艺 
鄂西南古人类活动新证据被引量:1
《第四纪研究》2013年第3期565-574,共10页周振宇 高星 冯小波 彭菲 杨年友 黄再铭 王振普 张继东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批准号:2007FY11020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A051302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Q1-04)共同资助
岩风洞遗址位于湖北建始县西南部,长江支流清江流域中上游地区。2008年4~5月和2010年9月,联合考古队两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获取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文化遗存,出土石制品36件,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石...
关键词:更新世 岩溶洞穴 旧石器时代 建始岩风洞 考古发掘 
湖北郧县乔家院墓地出土战国及东汉铜器的成分与金相分析被引量:12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3年第2期7-14,共8页金锐 罗武干 王昌燧 黄凤春 黄旭初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资助(KZCX2-EW-QN607,KZCX2-YW-Q1-04)
摘要:2006年3-12月,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郧县五峰乡乔家院墓群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限于考古发掘材料和学者关注度等因素,利用科技手段对该墓地出土战国及东汉时期青铜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同...
关键词:乔家院墓地 青铜器 合金工艺 
试论阎家岗遗址动物骨骼圈状堆积的性质被引量:7
《人类学学报》2012年第3期238-249,共12页魏屹 陈胜前 高星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2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KZCX2-YW-Q1-04)
1983年和198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阎家岗遗址发现了两处由动物骨骼围筑的圈状堆积,被发掘者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古营地遗址,引来不少争议。目前已有一些文章就其性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反驳者认为该堆积是流水作用的产物。本文引...
关键词:阎家岗遗址 圈状堆积 居住址 民族考古学 冻融作用 
甘肃省徐家城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5
《人类学学报》2012年第3期209-227,共19页李锋 陈福友 王辉 刘德成 王山 张东菊 李罡 张晓凌 高星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2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Q1-04);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110200)资助
徐家城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右岸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出土石制品5500余件、动物化石近600件,并筛选出大量碎屑(石/骨)等。遗址共有分4个文化层,包括第5,第4C,第4B和第4A文化层;各文化层石制品类型与技术相近,反映了中国北方石...
关键词:甘肃 水洛河 徐家城 石制品 晚更新世晚期 
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带有刻划痕迹的石制品被引量:8
《科学通报》2012年第26期2475-2481,共7页彭菲 高星 王惠民 陈福友 刘德成 裴树文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2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1-04);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1102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0203)资助
认知和象征性思维被视作现代人行为的重要特征,而带有刻划痕迹的遗物往往成为鉴别认知和象征的标志,甚至是语言出现的证据.近年来,在非洲、欧洲、近东勒凡特地区甚至西伯利亚旧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出土了大量带有刻划痕迹的骨、石制品,赭...
关键词:现代人行为 带刻划痕迹遗物 认知与象征 水洞沟 旧石器时代 晚期早段 
申明铺遗址战国至两汉先民食物结构和农业经济的转变被引量:22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7期1018-1025,共8页侯亮亮 王宁 吕鹏 胡耀武 宋国定 王昌燧 
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伙伴小组项目(编号:KACX1-YW-083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Q1-0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A05130303,XDA051305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10BAK67B03);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项目科研课题资助
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显示,战国(475~221BC)至两汉(206BC~220AD)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的基本格局发生了明显改变,即以稻粟农业为主转为稻粟麦农业.然而,在此阶段先民食物结构的演变及其与农业经济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却缺乏相应的认识.为此...
关键词:申明铺遗址 战国至两汉 C和N稳定同位素 食物结构 农业经济 社会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