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751005)

作品数:13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树海杨威刘春明宫波聂垚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长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佛禅辩难宋诗辨证旨趣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体儒用道——《荀子·解蔽》的“心学”启示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79-85,共7页杨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7JA751005)
荀子为儒派代表人物,这一点是学界所广泛认同的。然而,《荀子》一书所折显出的思想却极为博大,非拘囿儒家一门。《荀子》不仅关涉儒家经世治国之道,又参融他派思想,尤精擅道、心之学,终卓然行世,成为"外王"与"内圣"贯合的典范。道家重"...
关键词:《荀子·解蔽》 体儒用道    内圣 外王 
“蜀学”崇禅探微——从经济、地域、历史、文化谈起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24-29,共6页杨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宋诗佛缘考论(07JA751005)
佛渐至蜀地,皈正且隆兴了当地的精神面目。早期原始而质朴的巫觋风气慢慢地被日益普化的禅风所掩盖,崇禅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精神风潮。佛禅之所以能够迈过艰险无比的蜀道进入蜀地,又深深扎根于斯,这与"蜀学"的接纳很有关联。"蜀学"因地...
关键词:“蜀学” 崇禅 经济 地域 历史 文化 
张耒外祖李宗易官履考略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73-77,共5页杨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7JA751005)
李宗易是"苏门学士"张耒的外祖父,在传世文献中,有关他的官履记载十分零散、驳杂,脱漏不详,甚有以讹传讹之弊,这给我们对该人物的综合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由此,以史、集文献为根本,对李宗易的官履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张耒 李宗易 官履 清要 
“闲”境美学意蕴辩难被引量:2
《北方论丛》2015年第1期17-22,共6页王树海 杨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7JA751005)
"闲"字古、今义区别很大,其义项指称、范畴、蕴含在转衍过程中受到自身、风俗、文化等多种动、静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考述、训释往往遮蔽了"闲"之本意,一些原本意蕴亦遭消散、流失。运用现代与传统方法、手段,参照不同的思想体系(儒、道为...
关键词: 闲闲 形而下 形而上 美学 
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弘一法师出世、谢世的文学品性辨正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5期128-134,175,共7页王树海 肖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7JA751005);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2010ZZ044)
背负文学盛名的李叔同,踏进释门后,成为淄素共仰的高僧大德。此间文学进阶的深浅一直牵动着广大读者、偌多信众。法师佛门文学物事,似少专门肃整的研究。教人欣喜的是,出世的法师仍是诗家意气、诗家做派、诗家风范,"有情"宛在。法师"以...
关键词:弘一法师 出世 文学品性 有情 以戒为师 随时新 
排律诗体文献学之建构与变革——沈文凡教授《排律文献学研究(明代卷)》述评被引量: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25-28,共4页王树海 聂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07JA751005);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编号:2010ZZ044)
《排律文献学研究(明代卷)》以历代排律体诗歌文献为文本基础,以"‘断代’的研究内容与非‘断代’的研究方法"为理论支点,对排律体诗歌"源头—发展—成熟—传播—接受"的历史衍变轨迹作了全面的文献辑考、诗体学阐述以及传播接受学研究...
关键词:排律 文献学 诗体 声律 建构与变革 
白居易佛学依止及其诗歌成就辩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41-48,159,共8页王树海 刘春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7JA751005);吉林大学精品项目(2004JP003);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2010ZZ044)
白居易在参差多姿的元和诗坛是一显例。他曾毫不含糊地以"我佛弟子"自命,并虔诚地"升于堂,礼于床,跪而唱,泣而去",忠实地"栖心释氏",却不能保证佛禅修习的"得心见性",级质不高,进阶未远,之于佛学的依止不"甚深",与此前的王维、同时代的...
关键词:白居易 白居易诗歌 佛学依止 “浅俗” 
佛禅与五代的诗风变易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60-63,共4页王树海 刘春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诗佛缘考论"(07JA751005)的研究成果之一
五代自开平肇始至显德终止,前后五十多年里"五易其国而八姓"。之于禅宗,却是一个休养生息的时代,他们在邦国林立的乱局中,各得其所,得大发展;诗人抑或准诗人避乱隐市、逃禅潜佛,各诣所适,客观上为诗风的变迁准备着种种可能,酝酿着种种机...
关键词:佛禅 五代 诗风 变易 
黄庭坚禅悦诗风的诗学意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12-117,共6页王树海 宫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JA751005)
黄庭坚喜禅,使其人格品行平添保障,居官书《戒石铭》誉满天下,有"吏不悦,而民安之"的惠政,居世持学者式的公平公允而超然于党争之外;其诗之禅悦衷慕荆公又施敬东坡,禅行禅悦的"茶客"形象,吸引同辈人后来者氤氲成一种"诗社"氛围,恰便是...
关键词:宋诗 黄庭坚 禅悦诗风 诗学意义 
佛禅语言诗性化考辨——“诗俏禅门”再认识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4期44-51,159-160,共10页王树海 刘春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JA751005)
佛视诗作"绮语",世间主情。其后,尤其是在佛教的中国化完成之后,精神世界的风云际会使禅家向诗示爱,诗俏禅门,蔚成大观,是佛禅传道示法的需要。学界有禅宗"数典造祖"说,诸如西天七佛二十八祖、东土初祖达摩的禅宗法系以至六祖慧能的出...
关键词:佛禅 佛禅语言 诗俏禅门 语言诗性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