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11JBGP041)

作品数:41被引量:1224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静刘大均朱磊李亚娟李星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安庆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资源科学》《甘肃科学学报》《经济地理》《宿州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空间结构影响因素长江经济带可达性旅游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成因探测——基于因素分解的黄河流域实证被引量:10
《干旱区地理》2023年第3期460-470,共11页田小波 胡静 贾垚焱 朱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CMZ03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11JBGP041);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AHSKQ2021D24)资助。
立足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阶段性变化,构建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讨了2019年黄河流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成因。结果表明:(1)新发展阶段,区域旅游业发展既受到传统...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水平 高质量发展阶段 影响因素 空间分异 黄河流域 
武汉市乡村旅游空间集聚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6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年第6期1234-1248,共15页吕丽 胡静 田小波 徐欣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11JBGP041);文旅部专业研究生重点研究扶持项目(WLRCY2019-02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博培育项目(2018YBZZ003)。
乡村旅游空间集聚发展对提高旅游效率、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城市边缘区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地区。文章选取2005、2010、2015和2020年四个年份,以武汉市为例,运用网格维分析、Rip...
关键词:空间集聚 影响因素 乡村旅游 武汉市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格局及旅游利用研究被引量:2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6期1073-1082,共10页田小波 胡静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11JBGP041);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2020CXZZ004).
从旅游利用视角将甘肃非遗资源整合为5种类型,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5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进而探讨了其旅游利用方式.结果表明:1)甘肃省非遗旅游资源可整合为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工艺美术类、知识实践类和民俗节庆类,5类资源...
关键词:时空格局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利用 甘肃省 
区域旅游景区可达性评价及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分析--以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为例
《宿州学院学报》2020年第10期1-8,共8页吕丽 胡静 江进德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11JBGP041);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专业研究生重点研究扶持项目(WLRCY2019-021);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SK2017A0284);阜阳市人文社科专项(FYSK2019QD07)。
在安徽省旅游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优化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的旅游空间结构、推动皖北旅游振兴显得尤为必要。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和可达性的空间布局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点——轴”系统的旅游空...
关键词:空间结构 可达性 空间发展模式 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 
基于网络信息的江西省乡村旅游地吸引力评价及空间分析被引量:1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8期1713-1722,共10页朱中原 王蓉 胡静 李亚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2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11JBGP041)。
旅游吸引力是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动力源泉,基于需求侧的旅游吸引力评价对于乡村旅游地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江西省为例,在乡村旅游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网络信息的乡村旅游地吸引力评价体系,同时采用空间...
关键词:旅游吸引力 吸引力评价 网络信息 乡村旅游地 江西省 
基于GPS数据城市公园游客时空行为研究——以武汉东湖风景区为例被引量:33
《经济地理》2020年第6期224-232,共9页徐欣 胡静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11JBGP041);2019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2019CXZZ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CNU20ZT021)。
剖析城市公园内游客时空行为特征对完善公园建设、提高公园管理效率、提升游客游园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六只脚”平台所爬取的武汉东湖风景区GPS轨迹及位置照片数据,结合OSM路网及POI数据,利用数据空间网格化、在离轨分析、近邻分...
关键词:GPS轨迹数据 游客轨迹 出行方式 城市公园 东湖风景区 
江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类型划分与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29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4期824-835,共12页朱中原 王蓉 胡静 李亚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2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11JBGP041);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CCNU18JCXK06)。
乡村休闲旅游地的多样化协调发展有助于优化乡村休闲旅游的空间格局。以江西省为案例地,选取312个乡村休闲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变异系数和核密度分析、栅格分析、缓冲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
关键词:乡村休闲旅游地 类型划分 空间格局 核密度分析 江西省 
基于扎根理论的古村镇旅游地微博营销路径研究被引量:4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年第9期1177-1181,共5页王蓉 朱中原 胡静 李亚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60112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资助项目(编号:11JBGP041)
以"2017最受网民喜爱的十大古村镇"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法的扎根理论对我国十大古村镇官方旅游微博文本进行编码分析,构建古村镇旅游地微博营销路径的概念模型。结果发现,十大古村镇主要从形象塑造-营销推广-客户关系管理三个层面...
关键词:古村镇 微博营销路径 扎根理论 
西南民族旅游地形象感知对比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龙脊梯田和傣族园为例被引量: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00-106,共7页朱中原 王蓉 胡静 李亚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扶贫背景下山地民族社区生计方式变迁与社区重构研究”(4160112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11JBGP041)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以西江千户苗寨、龙脊梯田、傣族园西南地区三大著名的民族旅游地为案例地,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从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个维度对比分析了旅游者对三大民族旅游地形象感知的特征和差异,研究发现:...
关键词:旅游形象感知 民族旅游地 内容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基于网络游记的婺源县乡村旅游体验研究被引量:45
《资源科学》2019年第2期372-380,共9页王蓉 黄朋涛 胡静 李亚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2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11JBGP041)
旅游体验是旅游者旅游功能与价值的核心,丰富提升旅游者乡村旅游体验已成为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为案例地,以马蜂窝在线旅游网上关于婺源的旅行游记为数据来源,运用内容...
关键词:乡村旅游体验 体验质量 SNA分析 IPA分析 网络游记 婺源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