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2DZW009)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晓飞蒋尧尧姚韫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沈阳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学刊》《电影文学》《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纪实美学译介大报报刊副刊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报刊影评”:1930年代左翼影评的生产策略被引量:3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15-120,共6页张晓飞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左翼电影批评及其对当下中国电影发展的启示"(L12DZW009)
报刊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与同为大众传媒的电影有着难解难分的历史渊源。1930年代的左翼电影文化运动中,左翼影评人以进步电影创作为资源,适应民族斗争的需要,依靠党的直接领导,团结各种进步力量及广大电影爱好者,密切关注电影...
关键词:左翼影评 报刊影评 大报副刊 电影期刊 公共空间 
纪实美学视域下的电影《山河故人》被引量:1
《新世纪剧坛》2016年第4期38-43,共6页蒋尧尧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纪实美学对当下中国电影创作与批评的启示"(L14DZW01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左翼电影批评及其对当下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启示"(L12DZW009)
电影《山河故人》上映后,备受争议。铁杆粉丝们对影片中流露出的浓郁现实气息津津乐道;犀利的影评人则认为此时的贾樟柯已不再是《小武》时代的那位电影作者。较以往作品,《山河故人》浓了商业味儿,走近了市场,但艺术创作风格仍没...
关键词:电影 纪实美学 视域 《小武》 创作风格 贾樟柯 两极化 影片 
中国“抗战主题”电影的美学特征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53-58,共6页蒋尧尧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纪实美学对当下中国电影创作与批评的启示"(L14DZW01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左翼电影批评及其对当下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启示"(L12DZW009);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艺人民性的创作导向研究"(L14AZW001)
"抗战电影",即是在抗战期间为了抗战需要而创作的电影。那么,抗战电影必然具有鲜明的社会意识形态特征,表达的是中华民族的整体意志和精神向度,它的美学品格无疑是国家想象和民族政治需要。抗战电影正是以民族存亡为己任的电影界知识分...
关键词:抗战电影 美学特征 影像话语权 纪实美学 
何其芳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接受与创造性阐释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624-627,共4页姚韫 
2012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L12DZW009)
通过对何其芳建国前后接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过程和其言论、文章等的介绍与分析,认为何其芳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要阐释者,在接受和阐释《讲话》的过程中,坚持在原则上与《讲话》精神保持一致,但在具体分析文艺问题时,...
关键词:《讲话》 毛泽东文艺思想 何其芳 创造性阐释 
论左翼影评家王尘无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4年第1期27-28,共2页张晓飞 
201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立项"左翼电影批评及其对当下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启示"(项目编号:L12DZW009);2012年度辽宁大学青年科研基金"新论左翼电影批评及其当下意义"(项目编号:2012LDQN28)的成果之一
本文是对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左翼影评家王尘无的专题研究。王尘无被誉为"威信最高的影评家",在左翼电影理论界有着极高的影响力。文章从"坚持党领导的左翼电影观念""自觉的电影批评意识""反抗旧思想的现代意识""...
关键词:左翼影评 王尘无 电影观念 批评意识 独特文体 
鲁迅对左翼电影批评的独特理论贡献被引量:3
《理论学刊》2013年第9期123-126,共4页张晓飞 
201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左翼电影批评及其对当下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启示"(项目编号:L12DZW009);辽宁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新论左翼电影批评及其当下意义"(项目编号:2012LDQN2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现代电影批评的奠基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体现在左翼电影文化运动对电影理论的宣传和实践上。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化革命的旗手,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了中国电影理论的构建,对推进左翼电影批评作出了独特贡献。尤其鲁迅翻译的日本电影...
关键词:鲁迅 左翼电影批评 译介 岩崎昶 现代电影 
1930年代左翼影评意识形态特征及其表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25-28,共4页张晓飞 
201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立项"左翼电影批评及其对当下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启示"(L12DZW009);2012年度辽宁大学青年科研基金"新论左翼电影批评及其当下意义"(2012LDQN28)
1930年代的左翼电影批评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从赞赏苏联影片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力挺左翼影片叙述"社会生活史"、批评某些影片缺乏阶级意识三个方面求证了左翼影评的意识形态特征及其具体表现。实证左翼影评的意识形态特征无论对...
关键词:1930年代 左翼影评 意识形态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