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1JDGC025)

作品数:5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敏李瑾姜嘉乐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更多>>
相关期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工程教育教育模式改革社会政策产学合作课程重构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课程改革过程研究被引量:6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1期168-173,共6页陈敏 李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30年来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11JDGC025)的成果之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2010年颁布之后,各类高校针对卓越计划实施成果的研究颇多,但鲜有对其实施过程的研究。本研究以H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为例,运用多源流理论框架分析该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
关键词:多源流理论 课程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走向前沿的模式创新》序被引量:12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24-26,44,共4页姜嘉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30年来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和未来趋势研究”(11JDGC025)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分析了30年来涌现的各类工程教育模式的"共相":一是社会需求导向,它反映了工程专业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本质属性之一——工程应用性;二是工程实践驱动,在新模式中,实践教学不再是理论教学的附庸,而是教育和教学整体改革的驱动力量...
关键词:需求导向 实践驱动 学生中心 课程重构 产学合作 
国祚留心底华章走笔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感言被引量: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40-45,85,共7页姜嘉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30年来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11JDGC025)的阶段性成果
值此《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从三个方面发表感言:一是感激,对一路支持杂志发展的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校的领导、教师和广大作者、读者以及杂志顾问委员会、编委会和编辑部表示衷心感谢;二是感奋,...
关键词:创刊30周年 教育重建 工程回归 有用 有料 有品 
30年来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政策分析——基于社会政策的四维视角被引量:15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41-46,56,共7页李瑾 陈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30年来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11JDGC025)的阶段性成果
从社会政策的价值选择、规范、制度和行动体系等四维视角审视30年来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有关政策,其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我国工程教育政策主要是整体延续,第二阶段(1985~1999)我国工程教育政策经历了...
关键词:工程教育 模式改革 政策分析 
30年来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背景研究——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被引量:16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6期59-67,共9页陈敏 李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30年来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11JDGC025)的阶段性成果
30年来我国工程教育发生了重大而持续性的变革。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和政治经济环境的转变,工程教育改革经历了结构调整、体制改革、质量提升三个阶段。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看,每一个阶段都是由国家逻辑、院校逻辑和个人逻辑相互...
关键词:30年 工程教育 多重制度逻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