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425)

作品数:45被引量:2225H指数:3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于振文王月福余松烈李尚霞王东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业厅更多>>
相关期刊:《应用生态学报》《西北植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植物生态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小麦冬小麦小麦籽粒籽粒施氮量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灌溉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和运转的影响被引量:32
《作物学报》2004年第10期1002-1007,共6页许振柱 于振文 王东 张永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 9970 42 5 );科技部"无公害优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2 0 0 2BA5 16A1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90 43 40 7);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 (KZCXI SW 0 1 12 )
在田间遮雨棚中研究了两种灌溉模式和两个冬小麦品种的氮素吸收和运转规律 ,在本试验条件下 ,开花期吸收的氮来自土壤的占 75 77%~ 83 0 9% ,到成熟期为 79 31%~ 83 74 %。灌浆期间灌水增加植株各器官吸收肥料氮的比例 ,而降低了吸...
关键词:冬小麦 灌溉 器官 氮素 分布 运转 
施钾时期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被引量:40
《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第8期1349-1352,共4页梁晓芳 于振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3 9970 42 5 );科技部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资助项目 ( 2 0 0 2BA5 16A12 )
在相同施钾量的基础上 ,采用一次性基施 ,1/ 2基施、1/ 2于拔节期追施 ,研究施钾时期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结果表明 ,分期施钾比一次性施钾提高了小麦开花后旗叶的光合速率、旗叶中磷酸蔗糖合成酶 (SPS)和籽粒中腺...
关键词:小麦 施钾时期 光合特性 酶活性 淀粉积累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组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被引量:15
《作物学报》2004年第6期525-530,共6页赵俊晔 于振文 孙慧敏 马兴华 孙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3 9970 42 5 );科技部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 2 0 0 2BA5 16A12 )
根据小麦成熟期籽粒淀粉组分的差异 ,用聚类分析的方法 ,将籽粒总淀粉含量相近、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存在差异的 9个小麦品种分为 3组 :低直链淀粉组、中直链淀粉组和高直链淀粉组。研究籽粒灌浆过程中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值 (直 ...
关键词:小麦 品种 酶活性 淀粉合成酶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不同密度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9
《山东农业科学》2004年第5期29-30,共2页张永丽 于振文 王东 贾效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编号 :3 9970 42 5 )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 3个不同密度处理对 2个冬小麦品种 (系 )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当降低密度 ,籽粒品质改善 ,产量提高。本试验条件下 ,“5 0 9”以每 6 6 6 7m2 基本苗 10万 ,“93- 5 2”以每6 6 6 7m2 基本苗
关键词:冬小麦 密度 品质 产量 
小麦籽粒淀粉品质与蛋白质品质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中国粮油学报》2004年第4期17-20,共4页赵俊晔 于振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9970 4 2 5)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 (2 0 0 2BA51 6A1 2 )资助
通过测定 32个小麦品种籽粒的 11个淀粉品质性状及 10个蛋白质品质性状 ,分析了各性状之间的简单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直链淀粉含量与清蛋白含量显著正相关 ,与支链淀粉含量、膨胀势、高峰粘度、衰减值、粗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含量、谷...
关键词:蛋白质品质 沉降值 淀粉品质 谷蛋白大聚合体 性状 小麦籽粒 含量 糊化温度 支链淀粉 回生 
播期对优质强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8
《山东农业科学》2004年第2期25-26,共2页王东 于振文 贾效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9970425);"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2002BA516A12)资助。
利用济南17和淄麦12在泰安和烟台两地进行了播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调节播期可以改变小麦的生育进程、群体结构和灌浆阶段,使其处于较优的温度条件并由此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过早或过晚播种均对产量和品质不利...
关键词:播期 优质强筋冬小麦 产量 品质 生育进程 群体结构 
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z1期100-108,共9页于振文 田奇卓 潘庆民 岳寿松 姜东 王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970425)
根据黄淮麦区的生态特点,研究了冬小麦超高产(产籽粒9 000kg/hm2)栽培的理论与技术.结果指出,于土肥水条件良好的高产麦田,在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上,小麦开花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与植株生育后期早衰的矛盾,是高产(产籽粒6 ...
关键词:黄淮麦区 冬小麦 衰老 生物产量与经济系数 超高产 
土壤肥力和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运转及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47
《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第11期1868-1872,共5页王月福 于振文 李尚霞 余松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9970 42 5 )
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 ,研究了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转化及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增施氮肥可以提高小麦各生育阶段的吸氮强度 ,尤以生育后期提高的幅度为大认为是增施氮肥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基础 .增施...
关键词:小麦 施氮量 氮素吸收转化 籽粒产量 籽粒蛋白质含量 
硫营养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7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3年第5期437-442,共6页王东 于振文 王旭东 梁晓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o .3 9970 42 5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 ( 2 0 0 2BA5 16A12 )资助~~
在田间条件下 ,研究了施硫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0~ 2 0cm土层土壤有效硫含量为 5 .84mg/kg的地块上施硫不仅提高了小麦籽粒中蔗糖的含量 ,而且催化蔗糖降解代谢的蔗糖合成酶 (SS)活性提高 ,利于籽粒蔗...
关键词: 小麦 蔗糖 淀粉合成 酶活性 粒重 
小麦开花后不同器官中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比较被引量:26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年第3期209-210,共2页王月福 于振文 李尚霞 余松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 9970 42 5 )
小麦开花后各器官的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均具有一定的活性 ,旗叶中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最高。开花后旗叶和根系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逐渐降低 ,颖壳和籽粒中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先升高 。
关键词:小麦 硝酸还原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活性 器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