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7JDB012)

作品数:13被引量:16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保玉张晓茹郭栋王国征王明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政法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政法论丛》《法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诉讼时效审议民事法官释明抗辩权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物权确认请求权的性质及其与相关规定的适用问题探讨被引量:2
《法学论坛》2014年第3期79-85,共7页孙瑞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制度衔接与规划协调>(08BFX070);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制度衔接与规划协调>(07JDB012)的前期成果之一
物权确认请求权不属于物权请求权,而是规定在《物权法》上的程序性的权利,具有区别于物权请求权的独特属性。由此就决定,物权确认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物权确认之诉与执行异议之诉有明显的区别,不能相互替代,由此彰显了物权确认请求...
关键词:物权确认请求权 诉讼时效 执行异议之诉 
论多重买卖的法律规制——兼评《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9、10条被引量:36
《法学论坛》2013年第6期22-32,共11页刘保玉 
作者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制度衔接与规则协调>(08BFX070);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制度衔接与规则协调>(07JDB01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发布的《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9条、第10条中,对动产多重买卖的履行顺序问题作出了专门规定,其中有诸多规则值得肯定。但其在特殊动产多重买卖的履行顺序中所创设的"交付的效力优于登记"的规则,与《物权法》的规定和...
关键词:多重买卖 一物数卖 合同履行的顺序 竞价及变价受偿规则 
论《物权法》第28条中“法律文书”的涵义与类型被引量:19
《法学论坛》2012年第5期86-93,共8页王明华 
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制度衔接与规则协调"(07JDB012)的前期成果之一
我国《物权法》第28条因"法律文书"引起的物权变动,是司法裁判权、仲裁裁决权、强制执行权行使的结果,属于因公权力的行使发生的物权变动,故物权变动是否因公权力的行使而发生是确定该条款中"法律文书"涵义和类型的基础。由确认之诉、...
关键词:法律文书 物权变动 形成判决 《物权法》 第28条 
监护人责任若干争议问题探讨被引量:33
《法学论坛》2012年第3期38-47,共10页刘保玉 
作者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FX070);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JDB012)"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制度衔接与规则协调"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第1款确立了监护人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并设有责任减轻事由;该条第2款不涉及归责原则问题,仅关涉有财产的被监护人与其监护人之间如何支付赔偿费用的内部关系;该条的两款规定,形成了"外部、内部关系区分"...
关键词:监护人责任 归责原则 体系构造 责任形态 诉讼主体 
论民事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范围及扩张基础被引量:8
《河北法学》2012年第5期66-70,共5页张晓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制度衔接与规则协调>(08BFX070);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制度衔接与规则协调>(07JDB012)的前期成果之一
原则上,既判力只对诉讼双方当事人有效,但在特定情况下,既判力必要地及与第三人。基于不同的扩张基础,既判力可能扩张至不同类型的第三人。一般来说,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范围包括诉讼担当人、诉讼承担人、对裁判标的有公共利益的所有...
关键词:既判力 主观范围 扩张范围 扩张基础 
再论诉讼担当——以担当人和被担当人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的关系为视角被引量:22
《法学杂志》2012年第2期87-92,共6页张晓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FX070);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JDB012)"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制度衔接与规则协调"的前期成果之一
对诉讼担当概念的理解不一致造成了我国学者对诉讼担当范围和类型的分歧。对诉讼担当的学理分类分歧主要存在于任意诉讼担当之中,因而建议采"与实体权一起进行诉讼追行委托的诉讼担当"与"仅仅就诉讼追行进行委托的诉讼担当"的分类,以达...
关键词:诉讼担当 概念 学理分类 具体形态 
执行债权的法理基础与法律构造——兼论代位执行法理之缺陷被引量:14
《河北法学》2011年第8期106-110,共5页张晓茹 许藤 
刘保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制度衔接与规则协调"(08BFX070);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制度衔接与规则协调"(07JDB012)的阶段成果之一
执行债权制度是指对被执行人所享有的债权的执行,因其与实体法上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在法律构造上的相似性而被我国学者称为代位执行,但由此却带来了不少理论上的困惑。以实体法中代位权的法理解释执行债权制度的法律构造时,执行根据、执...
关键词:执行债权 代位执行 代位权 
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官释明问题探讨被引量:1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0年第5期46-55,共10页郭栋 
国家社科基金项(08BFX070);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JDB012)"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制度衔接与规则协调"的前期成果之一
我国现行立法对于诉讼过程中法官得否对诉讼时效进行释明的问题持否定态度。各国立法的规定以及学界的讨论也大体遵循此种思路.该问题涉及到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文章通过诉讼时效及其抗辩权、释明权和诉讼模式的分析,提出了诉讼时效...
关键词:诉讼时效 释明权 抗辨权 诉讼模式 
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官释明问题探讨被引量:1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77-85,共9页郭栋 
刘保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FX070);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JDB012)"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制度衔接与规则协调"的前期成果之一
我国现行立法对于诉讼过程中法官得否对诉讼时效进行释明的问题持否定态度。各国立法的规定以及学界的讨论也大体遵循此种思路。该问题涉及到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文章通过诉讼时效及其抗辩权、释明权和诉讼模式的分析,提出了诉讼时效...
关键词:诉讼时效 释明权 抗辩权 诉讼模式 
民事诉讼案件待证事实的确定被引量:5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第1期156-169,共14页张海燕 
刘保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FX070);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JDB012)“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制度衔接与规则协调”的前期成果之一。
民事诉讼案件事实的认定是民事诉讼活动的中心任务,其认定过程分为从主张事实到待证事实再到裁判事实两个阶段。目前,民诉学界对于第二阶段即如何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的研究已非常深入,但对于第一阶段即案件待证事实的确定过程却很少...
关键词:主张事实 要件事实 主要事实 待证事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