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XJA751004)

作品数:7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程国君朱卫国钟海林吴亚娟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延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诗美追求议论化沉思西南联大诗人群诗语言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知性美与“新诗现代化”——论穆旦与“九叶”诗人的诗美追求与实践被引量: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85-99,共15页程国君 钟海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规划项目(09XJA751004)
学术史上,"九叶"的诗美追求一直没有被充分肯定。其实,"九叶"诗派的"新诗现代化"主张就是他们的新诗诗美追求主张。这种诗美追求体现在3个方面:(1)对"客观对应物""新诗戏剧化""现实·象征·玄学"基础上的"综合"性的追求;(2)对隐喻、通感...
关键词:穆旦 “九叶”诗人 知性美 新诗现代化 文学隐喻 反讽 
大化·空灵·圆形之美——《十四行集》的化转意识、时间体验与诗美建构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63-72,共10页程国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规划项目(09XJA751004)
冯至《十四行集》融中国传统儒、佛、道哲学思想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于一炉,思考世界、人生、命运及其化转问题,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十四行集》弘扬了《易经》、佛教、道教的"大化"意识,书写与张扬了现代性的时间体验与意识,对于"荒原"...
关键词:《十四行集》 大化意识 时间体验 空灵美 圆形美 
“从古典和谐走向近代崇高”——郭沫若的诗美学范畴及其历史美学逻辑论析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84-90,共7页程国君 吴亚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规划项目(09XJA751004)
与鲁迅给现代新文学带来的悲剧性审美体验不同,郭沫若给中国现代新文学与新诗带来了崇高的审美体验。崇高在近现代的凸显是人类走向更高文明状态的表现。在新诗美学史上,郭沫若的诗学贡献和开拓性就表现在其诗展现的崇高美的美学范畴上...
关键词:郭沫若 崇高美 美学范畴 历史美学逻辑 新诗正典 
沉思性·议论化·隐喻化——论“西南联大诗人群”的诗语言探索与诗美追求被引量:4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26-34,共9页程国君 朱卫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规划项目(09XJA751004)
"西南联大诗人群"的诗美探索与建构实践,主要集中在对于现代诗歌语言的革新与创造上。这种革新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诗歌中的叙述、描写性语言减少,沉思性语言大量增加;二是诗歌中的直白、科学性语言减少,矛盾修辞格、隐喻...
关键词:西南联大诗人群 诗歌语言 沉思性语言 隐喻反讽 诗美 
农耕时代的最后一曲挽歌——论《末代紧皮手》的悲剧意蕴与美学品格被引量: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70-75,共6页朱卫国 程国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规划项目(09XJA751004)
《末代紧皮手》以"机耕时代"(现代化)到来前的西北边地巴子营为原型,展示了解放前后现代中国农村变革中乡民的历史性命运。它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农耕时代的最后一曲挽歌":它书写了当代乡村历史及其实践进程的复杂性和艰难性,并围绕"紧...
关键词:《末代紧皮手》 巴子营 悲剧意蕴 幽默与反讽 
从“散文的美”到“文字的画”——论艾青的诗美建构及其探索实践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86-93,共8页程国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规划项目(09XJA751004)
与新月诗人一样,艾青对于现代新诗的诗美建构贡献巨大。他以"诗的散文美"建设为契机,为新诗带来亲切、自然、生动、新鲜的口语美的个性化语言;也带来错落有致、交互变化样态的具有真正的非格律化倾向与"自由化"倾向的自由诗旨趣的"诗的...
关键词:艾青 新诗 诗美 诗美建构 
从“音乐的美”到“纯诗”——论新月诗人现代诗歌美学建构的深层理论与实践被引量: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57-65,共9页程国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XJA751004)
古典的以及现代分析美学的诗美构成要素论、"音节化"与情感"诗化"的理论以及唯美主义理论,是新月"三美"论中"音乐的美"理论的深层次核心理念,也是新月诗人现代诗歌美学建构的基本理论。新月的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等对现代汉语诗歌的...
关键词:新月诗人 音乐的美 情感诗化 诗歌美学建构 纯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