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10004-001)

作品数:63被引量:34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熊衍文赵爱兰白向宁徐建国叶长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生物技术通讯》《中国卫生检验杂志》《中国真菌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分离株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分子分型H7PCR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EV71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年第4期385-387,共3页杨锡琴 张贺秋 冯晓燕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10004-001、2013ZX10004-803-008)。
目的建立EV71抗原双抗体夹心检测方法,并初步探讨其在临床血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方法用抗EV71病毒单克隆抗体包被酶联反应板,加入待检标本反应后,用HRP标记的抗EV71病毒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建立EV71抗原双抗体夹心检测方法;采用抗人Ig...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 EV71抗原 抗EV71-IgM抗体 
9种发热伴出疹病原体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军事医学》2017年第2期135-140,159,共7页徐胜平 刘琪琦 张严峻 王升启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应急处置检测技术平台资助项目(2011ZX10004-001)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快速、准确地检测包括:麻疹病毒、风疹病毒、肠道病毒71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登革热病毒、人类小DNA病毒B19、柯萨奇病毒A16型、A组β型酿脓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沙门菌,9种发热伴出疹病原体的化学发光基...
关键词:发热伴出疹 多重PCR 基因芯片 化学发光法 
检测5种呼吸道病毒的PCR-array方法评价被引量:4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年第6期765-767,771,共4页刘可可 郑新 李艳 袁媛 郑玉玲 姜永强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10004-001)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RSV-A)、呼吸道合胞病毒B型(RSV-B)、鼻病毒(HRV)5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PCR-array方法,为快速检测呼吸道感染提供准确、有效的技术手段。方法构...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 多重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 
钩端螺旋体病三种检测手段假阳性率的比较研究
《热带医学杂志》2015年第9期1171-1173,共3页汪海波 赵俊华 唐明慧 王琪 杨泽 林继灿 史咏梅 胡孔新 莫秋华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10004-001)
目的对钩端螺旋体病的三种不同检测手段的假阳性率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收集50例健康人的血液标本,分别采用钩体Ig G ELISA试剂盒、Ig M ELISA试剂盒和PCR方法进行检测,平行比较三种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结果在所检测的样本中,Ig G抗体检...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 检测 ELISA PCR 方法比较 
3例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病原学、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年第7期678-680,共3页王红 王艳 张正东 陈曦 邓建平 肖波 刘祥 王斌 文海 范晖 叶长芸 李群 
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No.2011ZX10004-001,No.2013ZX10004-101);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2012SKLID304)联合资助(王红和王艳同等贡献)~~
目的分析四川省自贡市2014年3例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病原学特征。方法搜集临床病例信息;采用血清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3例患者均为免疫力低下人群,有发热和败血症...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特征 
基于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与评价被引量:16
《军事医学》2015年第2期128-132,共5页李春凤 赵勇 王晓英 张平平 刘晓 孙崇云 杨瑞馥 王成彬 周蕾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13AA03220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10004-001,2012ZX10004801-002-004,2012ZX10004801-004-015);北京市科委2014年度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工程专项资助项目(Z1411070044140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00774);北京市科技新星资助项目
目的研制针对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大肠埃希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基于上...
关键词:上转发光纳米颗粒 侧流术 定量检测 食源性致病菌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大肠埃希菌O157∶H7 副溶血弧菌 
PCR技术在钩端螺旋体病例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4年第5期310-312,共3页汪海波 谭华 冯子力 唐明慧 史咏梅 莫秋华 杨泽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10004-001)
目的了解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技术在钩端螺旋体病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检测技术对根据临床症状和抗体筛查结果已经确诊的病例进行进一步排查。结果临床诊断的1例"阳性"病例和3例疑似病例的PCR检测结果都为阴性。结论鉴于...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 诊断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应用 
基于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技术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被引量:4
《军事医学》2014年第9期729-732,共4页刘旭 李春凤 王晓英 冯娜 杨瑞馥 王成彬 周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00774);国家863高技术基金资助项目(2013AA03220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10004-001,2012ZX1004801-002-004,2012ZX1004801-004-015)
目的建立可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的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技术(up-converting phosphor technology based lateral flow assay,UPT-LF),即LM-UPT-LF。方法针对LM特异的p60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并与上...
关键词:上转发光纳米颗粒 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技术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埃博拉病毒NP抗原表位区段的克隆和表达
《军事医学》2014年第9期659-662,共4页王晓丹 李鹏飞 冯晓燕 朱翠侠 阙海萍 张旭辉 刘志强 段翠密 修冰水 张贺秋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3ZX10004-80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10004-001)
目的分析埃博拉病毒核蛋白(NP)抗原表位,克隆表达埃博拉病毒NP抗原,为免疫学诊断试剂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BioSun生物学软件预测分析埃博拉病毒NP抗原的氨基酸表位区间,采用大肠杆菌优势密码子反向翻译成基因序列,采用PCR退火合...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 核蛋白 抗原表位区段 表达 
大肠埃希菌 O157∶H7志贺毒素噬菌体对Ⅲ型分泌系统调控的研究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4年第5期371-375,共5页徐雪芳 张永存 张媛 熊衍文 徐建国 
基金项目: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启动类);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留学归国人员启动经费项目(2012SKLID40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10004-001)
目的:探索大肠埃希菌O157∶H7中志贺毒素噬菌体对Ⅲ型分泌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EDL933与EDL志贺毒素噬菌体天然缺失株TUV93-0进行Ⅲ型分泌系统蛋白表达比对,而后利用表达Ⅲ型分泌系统各个操纵子(LEE1...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O157:H7 志贺毒素噬菌体 Ⅲ型分泌系统 E.coli O157:H7 Type Ⅲsecretion system (T3SS)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