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DIAO60152)

作品数:4被引量:1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包万平储朝晖李金波苑英科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黑龙江高教研究》《大庆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更多>>
相关主题: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共同体特质本土资源论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大学规则特性与大学文化养成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第3期75-77,共3页包万平 李英倩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发展与大学文化建设研究"(DIAO60152)
大学规则是大学发展的准则,同时也是价值选择和理念追求,当然也是大学文化产生的基本范式。从发生学的角度而论,根据大学规则特性,从大学规则到大学文化要经发端、传播、认同与实践阶段,最终凝固为大学文化而指引大学发展。在大学文化...
关键词:大学规则 大学文化 大学精神 大学自治 学术自由 
大学文化共同体及其品格特质被引量:11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8期43-46,共4页包万平 储朝晖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发展与大学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DIAO60152)的阶段性成果
人类工业化稳固推进,致使社会文化的漠视与碎片化现象加重,而应对困难与挑战只能以共同和集体的方式进行,共同被认为是社会阶层间最深层的一种本质认同,共同体是最理想的选择。大学作为社会存在的子系统,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大学...
关键词:大学文化 共同体 认同 特质 大学人 
大学精神符号表达的影响因素及其意义生成机理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144-146,共3页包万平 苑英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发展与大学文化建设研究"(DIAO60152)的阶段性成果
大学精神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以它特有的"能指"与"所指"的符号表达方式与社会进行互动,并将其"意义"通过能指与所指的机理传递到大学人身上。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外来文化、自然环境、主体认同等因素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精神的符号表达。
关键词:大学精神符号 所指和能止 知识学人 
合理性追求:教育本土化与其本土资源论纲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74-76,共3页李金波 包万平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DIAO60152)
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教育,出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纷争是预料之中的,问题的关键并不在纷争本身,而是对教育"中国"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唯有在强调民族性的教育本土化及其本土资源中寻求答案,才能形成教育的中国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教育 国际化 本土化 本土资源 合理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