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B132)

作品数:15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诠林陈颖张畅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神州》《台湾研究集刊》更多>>
相关主题:日据时期台湾日据时期抗日小说抗争母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台湾“新世代”作家的抗日小说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27-131,共5页陈颖 
作者主持的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751011);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B132)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20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台湾"新世代"作家创作的抗日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相较于老一辈本土作家,"新世代"作家的抗日小说不再局限于"日据"台湾题材,而涉猎到大陆的抗日战争和南太平洋战争。而与大陆去台作家相比,"新世代"作家的抗日...
关键词:台湾地区 “新世代”作家 抗日小说 
管窥国共对峙时代海峡两岸抗日小说——以《大江风雷》和《狼烟》为阐述对象被引量:1
《东南学术》2013年第1期195-202,共8页陈颖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YJA751011);2009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B132)
上世纪50至80年代是海峡两岸严重对峙时期,期间两岸作家各创作有若干以大陆八年抗战为题材的小说,这些作品基于各自的政治立场和文学观念,对同一历史题材作出了大相径庭的政治评判和审美表现,但两者间也有文化传统和民族风格的内在同一...
关键词:国共对峙 抗日小说 《大江风雷》 《狼烟》 
台湾抗日小说的一道奇异景观——台籍原日本兵的南洋战争见证叙事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95-101,共7页陈颖 
作者主持的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751011);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09B132)的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台湾青少年在"二战"中被"志愿"到南太平洋参战是一段苦难的历史,台湾抗日小说中的《猎女犯》和《少年上战场》等见证了这段历史。作者以当事人的身份见证叙事了战争对台湾人民肉体和精神的无辜伤害、战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苦难,并由此...
关键词:台湾抗日小说 南太平洋战争 《猎女犯》 《少年上战场》 见证叙事 
共同的怀乡母题 不同的文学书写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99-104,共6页张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0JYA751011);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B132)
怀乡母题是中国文学一个重要且历史悠久的书写题。在大陆抗战时期乡土抗日小说和日据时期台湾乡土抗日小说中,怀乡母题的内涵各有不同:有审美意义上的怀乡、文化意义上的怀乡和精神意义上的怀乡;或者独立表现在文本之中,或者相互交叉重...
关键词:怀乡母题 乡土抗日小说 大陆抗战时期 台湾日据时期 
论海峡两岸乡土抗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80-88,94,共10页张畅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YJA751011);2009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B13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战时大陆和日据时期台湾的乡土抗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不同社会历史环境下两岸人民所共同遭遇的反侵略求自由的历史命运和生活图景,各具鲜明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农民、知识分子、女性这三种形象塑造的分析,力图呈现出两岸乡土抗日小...
关键词:农民形象 知识分子形象 女性形象 乡土抗日小说 大陆 台湾 
多种语言形态下的台湾日据时期通俗小说创作被引量:1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9-15,共7页李诠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YJA751011);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B132)
日据时期台湾通俗小说的创作语言表现为汉语文言、中文白话和日语等不同的语言形态。这些通俗小说侧重于婚姻、爱情、家庭、伦理等社会问题层面现象的揭示与描绘,较少正面附和或反抗殖民当局的时局政策。其中,文言通俗小说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台湾通俗小说 日据时期 炎黄文化本质 
台湾日据时期现代文学期刊:对抗与规训的纠葛
《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6期75-83,共9页李诠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10YJA751011);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2009B132)
在日据时期台湾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期刊为台湾作家提供了发表园地,对台湾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媒体是文学的外围,是文学传播的重要环节,可以将其作为日据时期台湾现代文学的文化背景来解读。在此时期,进步媒体传播...
关键词:台湾 日据时期 文学期刊 现代文学史 媒体抗争史 
一样的苦难母题 不一样的苦难书写——海峡两岸乡土抗日小说母题比较系列研究之三
《嘉兴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45-49,73,共6页张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0JYA751011);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09B132)
苦难母题是抗日战争时期海峡两岸经常出现的同一母题,但由于地域和历史际遇的不同,两岸乡土抗日小说中展现的苦难面向是各不相同的异质形态。内地小说中的苦难书写侧重表现在女性身上,台湾小说中呈现的则是区别于内地的殖民地苦难和精...
关键词:海峡两岸 苦难母题 乡土 抗日小说 
台湾日据时期的翻译文学被引量: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5-10,112,共6页李诠林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A751011);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2009B132)
日据时期的台湾翻译文学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一部分。在此时期,台湾文学者译介外国文学、大陆文学到台湾,形式不拘一格,有欧文汉译、日文中译、中文日译等。其中大部分的翻译文学作品已经显示出了比较文学视野,并且具有睁眼看世界、巧妙...
关键词:台湾 日据时期 翻译文学 反抗意识 启蒙作用 
光复初期台湾的创意文化
《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第6X期217-218,共2页李诠林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海峡两岸抗日小说比较研究>;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台湾光复初期(1945-1949),海峡两岸实现了一个短暂时期的统一,海峡两岸人员往来、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较少有人为的障碍。受大陆创意文化的影响,台湾电影绘画等视觉艺术、闽南语流行歌等音乐艺术、台湾戏剧戏曲等表演艺术以及新闻出版等...
关键词:台湾 光复初期 创意文化 中华文化 文化产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