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KG008)

作品数:13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何志国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江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艺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宗教学研究》《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佛像艺术犍陀罗艺术佛教传播出土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汉晋佛像三个阶段及对南北朝初期佛像图像志的影响被引量:3
《民族艺术》2014年第2期145-153,161,共10页何志国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晋佛像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批准号:09BKG008);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2009年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汉唐墓葬美术中的佛教文化因素”(批准号:201015);上海市教委2012年度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批准号:12ZS037);华东师范大学“985”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启动费(批准号:79633402)阶段性成果
汉晋佛像发展有三大阶段:1.长江上游东汉至蜀汉前期(125—240)流行摇钱树佛像;2.长江中下游东吴至西晋(260~317)流行佛像镜、陶瓷佛像,出现了独立佛像;3.北方地区西晋至东晋十六国(263~439)流行金铜佛像。这三大阶段随...
关键词:汉晋佛像 三个阶段 南北朝初期佛像 图像志影响 
南京博物院藏彭山陶座佛像考被引量:2
《东南文化》2013年第5期85-91,共7页何志国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晋佛像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批准号:09BKG008);上海市教委2012年度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批准号:12ZS037);华东师范大学"985"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启动费(项目号:79633402)资助
现藏南京博物院的彭山佛像是首见于陶座的佛像,其座并非摇钱树座,过去研究对该佛像的引用和描述错误甚多。其年代应为东汉晚期,而非蜀汉。彭山佛像图像志来源融合了犍陀罗和秣菟罗特征,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日本早期佛像的图像志产生了...
关键词:彭山陶座佛像 东汉晚期 犍陀罗艺术秣菟罗艺术 
先秦时期莲瓣造型流变及其含义被引量:7
《民族艺术》2013年第4期141-145,166,共6页何志国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晋佛像的考古发现与研究"(09BKG008);上海市教委2012年度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2ZS037);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2009年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汉唐墓葬美术中的佛教文化因素"(201015);华东师范大学"985"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启动费(79633402)阶段性成果
先秦莲瓣多见于铜壶器盖之上,起到捉手作用,其原型可能脱胎于宗周地区西周晚期的波曲纹,春秋早期受各地盛产莲瓣影响而定型。莲瓣器盖流行于春秋时期,春秋晚期开始,莲瓣器盖从铜壶扩展至铜豆,战国时期,扩展至铜鼎、仿铜陶壶、漆豆等。铸...
关键词:先秦 莲瓣造型 流变 含义 
评李正晓《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研究》被引量:1
《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5期106-111,共6页何志国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晋佛像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批准号:09BKG008)论文;上海市教委2012年度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批准号:12ZS037)论文;华东师范大学"985"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启动费(批准号:79633402)论文
早期佛像是我国古代中印交流史研究的重要环节。首先,在我国发现早期佛像的大部分地区缺乏佛教传播的记载,早期佛像作为第一手考古资料,填补了这些地区佛教艺术传播的空白。东汉佛像是我国最早的佛像,它有助于解决中国佛教和佛教艺术起...
关键词:中国早期 佛教造像 中国佛教史 艺术起源 起源时间 佛教传播 考古资料 艺术传播 
评李正晓《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研究》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12年第3期280-284,共5页何志国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晋佛像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批准号:09BKG008);上海市教委2012年度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批准号:12ZS037);华东师范大学"985"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启动费(批准号:79633402)成果
早期佛像是古代中印初期交流史研究的重要载体。首先,在我国发现早期佛像的大部分地区缺乏佛教传播的记载。早期佛像作为第一手考古资料,填补了这些地区佛教艺术传播的空白。东汉佛像是我国最早的佛像,它有助于解决中国佛教和佛教艺...
关键词:中国早期 佛教造像 佛教传播 考古资料 艺术传播 艺术起源 中国佛教 佛像 
从襄樊出土东汉佛塔模型谈中国楼阁式佛塔起源被引量:10
《民族艺术》2012年第2期102-107,122,共7页何志国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晋佛像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批准号:09BKG008)论文;上海市教委2012年度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批准号:12ZS037)论文;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2009年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汉唐墓葬美术中的佛教文化因素"(批准号:201015)论文;华东师范大学"985"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启动费(批准号:79633402)论文
湖北襄樊出土东汉釉陶佛塔由印度塔刹(相轮、铜盘)与中国楼阁相结合而成,其年代为东汉中晚期,墓主可能是董姓武官。这是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佛塔模型。过去有关汉晋佛塔为印度覆钵式塔与中国楼阁结合等观点值得商榷,一些出土的东汉"陶塔"...
关键词:湖北襄樊 东汉釉陶佛塔 中国楼阁式佛塔起源 
论西南与湖北早期佛像的关系被引量:1
《敦煌研究》2011年第4期15-20,128-129,共6页何志国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晋佛像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批准号:09BKG008);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2009年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汉唐墓葬美术中的佛教文化因素"(编号:201015);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项目;编号:JDR2006A05;江苏大学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创新团队成果
西南地区早期佛像有摇钱树佛像、墓葬雕刻佛像和陶佛像,年代以东汉时期为主;湖北早期佛像有陶瓷器、铜镜和鎏金铜牌佛像,年代是吴晋时期。两者部分图像志有相似之处,反映了西南早期佛像对湖北的影响。两地差异是:西南均为说法坐佛,仪轨...
关键词:西南 湖北地区 东汉吴晋 佛像 交流和来源 
钵生莲花镜考被引量:3
《民族艺术》2011年第2期102-107,共6页何志国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晋佛像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批准号:09BKG008)系列论文之一;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项目;编号:JDR2006A05;江苏大学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创新团队成果
佛图澄采用"钵生莲花"魔术征服后赵皇帝石勒,使后赵成为最早把佛教作为国教的国家。钵生莲花镜由东汉仙人、龙虎画像题材改造而成,其年代是东汉晚期。钵生莲花镜可能是中国南方的私家工匠作坊的产品。钵生莲花题材进入中土要比佛图澄早...
关键词:钵生莲花镜 佛教传播 南方铸镜 东汉晚期 
鄂州三国佛像镜的学术意义被引量:2
《民族艺术》2010年第2期109-112,共4页何志国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晋佛像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批准号:09BKG008);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项目;编号:JDR2006A05C
鄂州出土、由私人收藏的佛像镜佛像头后有项光,头顶有肉髻,穿通肩衣,是三国中期仪轨较为清晰的佛像。该佛像继承了长江上游东汉佛像风格,开启了长江下游吴晋魂瓶佛像和北方十六国金铜佛风格,对日本出土的画纹带佛像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鄂州 三国佛像镜 早期佛像源流 
佛教偶像起源及其在贵霜朝的交流被引量:10
《敦煌研究》2010年第1期32-38,129-131,共10页何志国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晋佛像的考古发现与研究>(09BKG008)系列论文之一;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项目(JDR2006A05)
贵霜王朝迦腻色伽即位于公元78年。佛教偶像起源于迦腻色伽初期,初期的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各自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在贵霜王朝统一的大背景下,两个流派在自身演变过程之中,吸收了对方的风格,各自也发生了丰富的变化,由此对中国...
关键词:贵霜王朝 佛教偶像起源 犍陀罗艺术 秣菟罗艺术 艺术交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