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AZX024)

作品数:15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潘殊闲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阅江学刊》《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杜甫研究学刊》《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文学批评宋代杜甫象喻情结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周易》蕴藏的民族智慧及其当代价值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22-31,共10页潘殊闲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周易》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特色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3AZX024)的成果之一
《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一部《周易》的发生、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精神成长史。《周易》蕴藏了丰富的民族智慧,如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知几识时与与时偕行、明于忧患与进德修业、立诚迁善与中正和合、屈伸通...
关键词:《周易》 民族智慧 当代价值 
扬雄《太玄》与魏晋玄学被引量: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24-29,共6页潘殊闲 潘君瑶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周易>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特色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3AZX024)
扬雄在先秦"玄"论的基础上,打通儒道,建构起以"玄"为根本的哲学体系。魏晋士人在逐渐式微的两汉经学的大背景下,在扬雄对"玄"的改造、提升与增益的基础上,对"玄"之内涵、氛围、境界有了特别的向往、专注、论述与体认。扬雄及其《太玄》...
关键词:扬雄 《太玄》 先秦“玄”论 魏晋玄学 
元代维族文化名人贯云石散曲中的易学思想被引量:2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23-26,46,共5页潘殊闲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AZX024)"<周易>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特色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贯云石虽为少数民族作家,但他对汉文化非常热爱也十分熟稔,其散曲中就有不少易学思想,如对阴与阳、乾与坤、龟与占卜、三阳交泰等的认识与表达。通过对贯云石散曲中的易学思想的解剖,让我们洞见了一位少数民族文学家难得的经学素养,更...
关键词:元代 维族 贯云石 散曲 易学思想 艺术魅力 
苏轼的经子之学与叶梦得的追慕之趣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27-36,共10页潘殊闲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周易>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特色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编号:13AZX024)
苏轼作为宋型文化的冠冕人物,不仅文学创作独步天下,其学术思想也富赡绝伦。苏轼经子之学很有分量,对《周易》《尚书》《论语》和老庄之学均有涉猎,特别是庄禅、释道智慧更是丰沛多彩,反复为世人称道。两宋之交的文人叶梦得,有深厚的景...
关键词:苏轼 经学 子学 叶梦得 追慕 宋型文化 特色 
财富与财神:社会文明与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兼论都江堰市赵公山财神文化资源的品牌塑造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83-87,共5页潘殊闲 潘君瑶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周易>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特色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3AZX024)的前期成果之一
财富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标志,是个人、家庭、家族、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古人对财富极为重视,食与货位居国家"八政"最前列。中国财神的概念大大晚于财富的概念,它最早在宋代出现。财神是财富的人格化、神圣化和宗教化。佛道...
关键词:财富 财神 赵公山 社会文明 社会和谐 全面小康 
四时气象与天体:宋代象喻文学批评的有趣选择被引量:1
《中外文论》2016年第1期206-214,共9页潘殊闲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周易》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特色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3AZX024)的前期成果之一
宋人文学批评于四时气象与天体的取喻,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象喻思维的特性,彰显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的盎然兴趣,它提示我们,自然是有生命的;自然是丰富多彩的;自然与人是相通的;四时气象与天体跟古人的文学创作有内在的相似性;春夏秋冬四时...
关键词:四时气象 天体 宋代 文学批评 象喻思维 民族审美心理 
叶梦得对陶渊明的接受与传播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67-70,共4页潘殊闲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周易>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特色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3AZX024);教育部规划项目"宋代文学批评的象喻特色研究"(09XJA751008)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两宋之交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叶梦得,对陶渊明有许多的崇敬乃至回护。他批评钟嵘《诗品》论陶渊明出于应璩的观点;他仰慕苏轼,而对陶渊明的称扬也受到苏轼的影响;他比较张衡的《归田赋》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认为陶渊明比张衡更...
关键词:叶梦得 陶渊明 接受 传播 
论杜甫的“幽人”情结被引量:2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期17-24,共8页潘殊闲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AZX024)的前期成果之一
杜甫在其诗歌中凡十次援用《周易·履卦》中的"幽人"意象,由此可以看出杜甫心中氤氲着浓郁的"幽人"情结。在杜甫笔下,"幽人"正是他自己,是他虽不"得位",但坚守自己"刚中"品质的真实象喻。作为中国诗歌史上杰出的诗人,仅从杜甫诗歌对《...
关键词:杜甫 幽人 情结 中国诗歌史 中国文化史 
论宋代山水象喻文学批评
《中外文论》2015年第1期91-100,共10页潘殊闲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周易》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特色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3AZX024);教育部规划项目“宋代文学批评的象喻特色研究”(项目编号:09XJA751008)的成果之一
宋代文学批评中喜欢使用山水象喻。山的高低错落、俊秀蓊郁,水的奔泻柔韧、随物赋形,给了中国人无限的想象,也契合了文学的丰富多样性特质。在这方面,宋人多有取喻,大体可分为以长江黄河为喻,以江海湖溪为喻,以山川联喻。这些象喻批评...
关键词:宋代 山水 象喻 文学批评 审美心理 
劳作角力与游戏消闲:宋代文学批评取喻对象的生产生活化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第2期63-68,共6页潘殊闲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周易>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特色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3AZX024);教育部规划项目"宋代文学批评的象喻特色研究"(09XJA751008)的阶段性成果
宋人生活情趣盎然,善于观察,在各类文学批判中广泛以生活为镜,以生活为喻,在诸多劳作、角力和游戏消闲中感知、发现文学创作的规律、原理以及作家作品的特点与价值。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同样亦是文学批评的源泉。宋代文学批评取喻对...
关键词:劳作 角力 游戏消闲 宋代文学批评 民族审美心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