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342被引量:4910H指数:3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德成蔡祖聪张甘霖张佳宝朱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重金属土壤水稻水稻土长期施肥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10年来中国乡村聚落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2
《生态科学》2023年第1期172-180,共9页张娜 刘茜 詹立坤 郭先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61117);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WEPKL2018YB-06);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1SKGH432);中国科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412201411)。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地区面临“空心化”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必要深入开展乡村聚落领域的研究。利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国内外乡村聚落领域的文献进行定量化分析,通...
关键词:乡村聚落 CITESPACE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东北-黄淮海平原旱作区作物秸秆养分资源量及还田替代化肥潜力被引量:9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621-629,共9页汪秋云 李庆阳 柴如山 李军利 王擎运 郜红建 张世文 马东豪 张佳宝 徐明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801,2018YFD080030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20160014);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201705)共同资助。
东北-黄淮海平原旱作农业区(旱作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估算旱作区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和化肥替代潜力,可为该区域秸秆养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减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5-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对旱作区各市小麦、玉米...
关键词:旱作农业区 作物秸秆 养分资源量 秸秆还田 化肥替代 
中国稻田土壤铁流失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5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7期1253-1267,共15页陈留美 赵东波 韩光中 杨飞 龚子同 宋效东 李德成 张甘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67001、41401238);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Y20160001);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黔科合基础[2017]1209)资助。
铁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迁移和循环过程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中国稻作历史悠久、稻田分布广泛、类型众多、人为活动影响强烈,频繁的干湿交替导致水稻土中铁的迁移过程十分活跃,且与自然土壤相比有很大差异...
关键词:土-水界面 陆-海界面 水稻土 铁流失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三峡水库消落带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被引量:7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年第7期1503-1513,共11页朱凯 马茂华 李文娟 冉义国 冉娇娇 吴胜军 黄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266,41401243);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D0800600);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812000005)。
团聚体稳定性是维持土壤生产力与土壤健康的关键因素,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对消落带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三峡水库土质消落带3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玉米地、水田、撂荒草地)...
关键词:消落带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 土壤团聚体氮 
基于土地利用的青岛市碳排放变化特征与预测被引量:7
《地理空间信息》2022年第5期1-5,共5页张晓光 张赢心 李士美 尹建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0121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Y20160007);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资助项目(1114344);青岛平度市自然资源局委托技术服务资助项目(6602419040)。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将引起碳排放的演变,开展快速发展城市区域的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对于固碳减排和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遥感提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1980—2015年能源消费量数据,研究了青岛市近35年土地利用变化影响...
关键词:碳排放 土地利用变化 马尔科夫预测模型 青岛市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开采遥感监测研究被引量:5
《中国稀土学报》2022年第2期339-350,共12页林建平 邓爱珍 朱青 赵小敏 刘洋洋 廖谌婳 王霆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49);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0812201202)资助。
离子型稀土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多时相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波段提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祼土指数(Bare Soil Index,BSI)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
关键词:BP神经网络模型 稀土矿区 遥感 
基于稳定同位素自然丰度技术的土壤氧化亚氮产生与排放过程研究进展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906-915,共10页黄瑾 余龙飞 李文娟 黄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71266,41401243);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Y812000005);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项目(202082)。
氧化亚氮(N_(2)O)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并且对平流层臭氧层分解起到重要作用。土壤中N_(2)O的产生和排放过程复杂多样,对其进行精准溯源与过程区分有助于制定减排策略。稳定同位素自然丰度技术利用N_(2)O的同位素值δ^(15)N^(bulk)(N_(...
关键词:氧化亚氮 稳定同位素 硝化/反硝化作用 土壤微生物 位点特异性同位素值(δ^(15)N^(sp)) 同位素分馏效应 
江苏北部地区土壤全氮含量的时空变化被引量:3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3期1-6,共6页马家桢 张忠启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Y20160008);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2021XKT005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基于江苏北部(苏北)地区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年)的1091个土壤采样点数据和2008年的1085个土壤调查数据,采用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1982—2008年苏北地区土壤全氮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苏北地区1982年...
关键词:土壤全氮 时空变异 苏北地区 
中国生活源固体垃圾产生和处理及其N_(2)O排放被引量:11
《环境科学学报》2021年第6期2487-2497,共11页赵永强 罗丽丽 周庆生 张阳子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o.Y20160036);河南省产学研合作计划项目(No.132107000045);河南省2019年度留学人员科研择优项目(豫人社办函[2019]82号)。
核算和评估固体垃圾产生和处理及其N_(2)O排放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本研究以中国为例(2008—2017年),建立了固体垃圾产生、处理和N_(2)O排放核算框架.结果表明,10年间中国固体垃圾产生量上升了34.6%,年均6.13亿t,生活垃圾(48.6%)...
关键词:固体垃圾 生活垃圾 处理方式 温室气体 N_(2)O 
土地利用与反季节水位波动影响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组分特征被引量:7
《水土保持学报》2021年第2期178-183,192,共7页李文娟 朱凯 冉义国 冉娇娇 黄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266,41401243);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Y812000005);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17391)。
为了研究消落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水淹强度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选取不同海拔高程(水淹强度)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消落带土壤为研究对象,定量解析土地利用方式与水淹强度对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
关键词:消落带 淹水强度 土地利用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