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875008)

作品数:11被引量: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方禹之何品刚程圭芳丁敏赵洁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析化学》《化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DNA作用光谱电化学DNADNA杂交柔红霉素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聚苯胺纳米线修饰的DNA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8
《化学学报》2007年第2期135-139,共5页常竹 祝宁宁 赵琨 樊浩 何品刚 方禹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9875008)资助项目.
采用电流密度递减的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修饰聚苯胺纳米线(PAINW),以SEM对其形貌进行表征,测得PAINW的尖端直径在80~100nm之间.以乙基-(3-二甲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为偶联活化剂,将5'-磷酸基修饰的寡聚核苷酸片断共价固定在聚...
关键词:聚苯胺纳米线 DNA杂交 电化学检测 
运用交流阻抗技术直接监测DNA杂交被引量: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39-48,共10页徐颖 杨琳 叶晓燕 何品刚 方禹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875008)
介绍了基于交流阻抗技术构建非标记型脱氧核糖核酸(DNA)杂交传感器的方法.以24个碱基长度的寡聚DNA作为实验对象,将5′端巯基化的单链寡聚DNA(SH-ssDNA)探针与巯基乙酸(RSH)同时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形成杂交识别层,利用交流阻抗技术测...
关键词:DNA杂交传感器 交流阻抗 非标记法 
Direct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Oligonucleotide Hybridization on Poly(thionine) Film被引量:2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05年第12期1665-1670,共6页徐颖 蒋莹 杨琳 何品刚 方禹之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29875008).
In this work, the application of a conducting polymer, poly(thionine), modified electrode as matrix to DNA immobilization as well as transducer to label-free DNA hybridization detection was introduced. The electropo...
关键词:electrochemical DNA hybridization sensor conducting polymer poly(thionine) label-free DNA hybridization detectione 
紫杉醇对柔红霉素与DNA作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化学学报》2005年第22期2063-2068,共6页赵洁 程圭芳 徒永华 林莉 何品刚 方禹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9875008)资助项目.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微分脉冲伏安法以及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法等多种手段,从分子水平研究了紫杉醇对柔红霉素与DNA作用的影响.紫杉醇可以和柔红霉素形成分子间氢键;紫杉醇的长链对柔红霉素糖环以及柔红霉素和DNA所形成加合...
关键词:紫杉醇 柔红霉素 DNA 光谱电化学 DNA作用 柔红霉素 紫杉醇 紫外-可见光谱 微分脉冲伏安法 光谱电化学法 分子间氢键 荧光光谱 分子水平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与DNA作用差异性的光谱电化学研究被引量:4
《化学通报》2005年第3期198-203,197,共7页丁敏 程圭芳 赵洁 何品刚 方禹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 9875 0 0 8)
利用在线紫外 可见光谱电化学技术、微分脉冲伏安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考察了柔红霉素、表阿霉素、阿克拉霉素、伊达比星与DNA的作用。实验表明 ,药物与DNA形成复合物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糖环与DNA之间的作用 ,糖苷配基上取代基...
关键词:DNA 蒽环类 抗肿瘤抗生素 柔红霉素 表阿霉素 阿克拉霉素 作用 光谱电化学 取代基 氢键 
丝裂霉素C还原代谢机理研究被引量:5
《分析化学》2005年第1期5-8,共4页丁敏 程圭芳 赵洁 何品刚 方禹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29875008)
采用光谱电化学方法,结合循环伏安法、紫外 可见光谱、圆二色光谱等多种手段,提出了丝裂霉素C(MMC)的还原代谢机制。其还原活化为MMC首先从电极上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半醌自由基,随后脱去甲氧基形成吲哚半醌自由基,接着环乙亚胺基水解开环...
关键词:丝裂霉素C 自由基 MMC 乙亚胺 氢醌 甲氧基 代谢机制 还原 歧化 吲哚 
脱氧核糖核酸在电极表面的固定化研究进展被引量:9
《分析化学》2004年第6期815-820,共6页蔡宏 徐颖 何品刚 方禹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2 9875 0 0 8)资助项目
介绍了电化学脱氧核糖核酸 (DNA)传感器的原理并重点评述了DNA在不同材料电极表面的固定化技术 ,对比了吸附法、自组装法、亲和素 生物素法、共价键合法以及组合法固定DNA在构建电化学DNA传感器中的应用。参考文献
关键词:脱氧核糖核酸 电极 固定化 电化学传感器 设计 
丝裂霉素C酸活化机理研究被引量:2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4年第3期125-128,共4页丁敏 程圭芳 赵洁 何品刚 方禹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9875008)
丝裂霉素C(MMC)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它在体内活化后可以与DNA以共价结合或交联反应等模式相互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文中首次采用光谱学方法,结合紫外 可见光谱、圆二色光谱手段,提出了MMC的酸活化机理。证明它是一个质子...
关键词:丝裂霉素C 抗肿瘤药物 酸活化机理 药理学 质子化水解过程 反应级数 反应速率常数 基元反应 光谱学 肿瘤分子DNA 
基于纳米金胶标记DNA探针的电化学DNA传感器研究被引量:17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第8期1390-1394,共5页蔡宏 王延琴 何品刚 方禹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2 9875 0 0 8)资助
以纳米金胶为标记物 ,将其标记于人工合成的 5 -端巯基修饰的寡聚核苷酸片段上 ,制成了具有电化学活性的金胶标记 DNA电化学探针 ;在一定条件下 ,使其与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的靶序列进行杂交反应 ,利用 ss DNA与其互补链杂交的高度序...
关键词:纳米金胶 标记 DNA探针 电化学DNA传感器 杂交反应 生物传感器 
柔红霉素与DNA作用的序列特异性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第8期1395-1399,共5页程圭芳 张冬梅 丁敏 屈海云 何品刚 方禹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2 9875 0 0 8)资助
采用紫外 -可见光谱法和紫外 -可见光谱电化学法研究了柔红霉素 (DNR)与不同寡聚核苷酸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DNR优先作用于寡聚核苷酸的 Cp G位点 ,然后是 Ap G和 Ap C.因为 DNR可与鸟嘌呤之间形成 3个氢键 .与双链寡聚核苷酸作用...
关键词:柔红霉素 DNA 序列特异性 光谱电化学 蒽环类抗癌药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