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YBA116)

作品数:13被引量:2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伟生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韵文学刊》《社会科学辑刊》《天中学刊》《名作欣赏(上旬)》更多>>
相关主题:叙事辞赋贬谪刘禹锡意象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贬谪与赋体创作——以中唐为例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9年第3期91-95,共5页刘伟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05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A116)
贬谪文学源出辞赋,贬谪赋盛于中唐。中唐贬谪赋的题材内容涉及政情人事、社会风习、贬途贬地风景,尤以个人感喟最为丰富。贬谪赋好用骚体,悲伤与激愤并存,哀婉与劲健同在,或情由衷发,或托物寓讽。贬谪影响及于辞赋实因赋家身份地位的剧...
关键词:贬谪 中唐  柳宗元 刘禹锡 韩愈 
刘禹锡赋的企望心境与慷慨情怀
《天中学刊》2018年第5期67-73,共7页刘伟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05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A116)
刘禹锡生活在大唐帝国中衰而又渴望中兴的时代,历经贬谪,饱受磨难。他的11篇赋作或直抒愤懑,如《何卜赋》《谪九年赋》《问大钧赋》,或写景寓情,如《望赋》《楚望赋》《秋声赋》《伤往赋》,或咏史假物,如《山阳城赋》《三良冢赋》《砥...
关键词:刘禹锡 贬谪赋 企望 慷慨 理趣 
徐寅律赋的叙事艺术被引量:1
《莆田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70-73,共4页刘伟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05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A116)
通过分析徐寅律赋的叙事特点,认为徐寅律赋的叙事元素无所不在:多以古事为题材,甚或取材于野史志怪;标题大多是句意完整的陈述句;大量使用对问结构,有些韵语也有总括叙事的功能;句式多变,好用叠词、衬字、口语、虚词,语言面貌与叙事文接...
关键词:徐寅 律赋 叙事 题材 
电影意象叙事研究被引量:21
《艺术探索》2017年第6期113-122,共10页刘伟生 金晨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赋体叙事勘查与研究"(13YJAZH05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赋体文学叙事研究"(12YBA116)
电影以声画影像为媒介,以蒙太奇为手法,电影意象具有直观性、流动性、综合性。从画格空间到镜头空间,再到蒙太奇组合镜头,乃至片头片尾或整部电影,电影影像的组构单位有大小之分,电影意象的构造与分析也可以分成若干层级。电影的典型意...
关键词:意象 电影意象 叙事 
五代赋家赋作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59-64,共6页刘伟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05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A116)
五代辞赋题材多样,主题多元,除传统的颂美与讥刺外,更多乱世感伤与怨愤,以及虚无与娱乐心境。五代辞赋罕见长篇大赋,律赋风格由典重持正而转为凄美哀伤、修整甜俗。五代辞赋题材内容与艺术风貌的形成,与赋体自身演变规律有关,也多少受...
关键词:五代 辞赋 时代 地域 甜俗 
杜牧《阿房宫赋》的文体文化意义被引量:2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6年第12期104-111,共8页刘伟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05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A116)
《阿房宫赋》采用人们熟知的历史事件与相关物象讽喻现实,而且比《过秦论》更强调极权者个人与天下民众的对立,关涉宏大的治乱问题,具有永恒的文化意义。《阿房宫赋》的地位与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还因为它在写作技法尤其文体运用上的新变。
关键词:《阿房宫赋》 杜牧 新文赋 史论 
李杜赋及诗赋地位的变迁被引量:1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44-53,共10页刘伟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05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A116)
李白《明堂赋》《大猎赋》,杜甫"三大礼赋"及《封西岳赋》,均属光赞盛美之作。真正能表现李杜个人性情的是咏物自喻、写景抒怀之作。李白《大鹏赋》、杜甫《雕赋》,既完成了个体生命的宏观写照,也切合着国家形象的时代建构,并以其高远...
关键词:李白 杜甫   
刘知几辞赋观的史家立场及其意义
《中国韵文学刊》2015年第3期78-83,共6页刘伟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05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A116)
《史通》关于文学的评论多因辞赋而起。围绕史不载赋的问题,刘知几批评了辞赋无裨劝奖、凭虚失实、繁缛绮靡、累屋重架等种种缺点,并屡屡以"雕虫小技"指称辞赋。但他也看重讥时刺世的赋作,也承认文采的重要,并认定史书的序传发迹于《离...
关键词:刘知几 史通 史家立场 辞赋观 
影像屈原的建构与批评被引量:3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76-82,88,共8页刘伟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05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A116)
影像屈原的建构既要有多元充足的类别与生动丰满的个案,也要尽可能让一些经典个案富含多层的意蕴。影像屈原体类建构的主流目标应该是正格的历史悲剧。从悲剧主体来看,它既是个人命运的悲剧,也是国家民族的悲剧。从悲剧本身的类别与层...
关键词:戏剧 电影 电视 屈原 
混而未融 少关世变——隋赋总体风貌论略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9-23,29,共6页刘伟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辞赋通史>(项目编号:08AZW00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赋体文学叙事研究>(项目编号:12YBA116)的阶段性成果
隋代是赋史上混而未融的复杂的过渡时期。赋家队伍来自江左、山东与关陇三地。赋作大体可分为直言情志、咏物抒怀、写景纪事三大类。隋代赋作,数量不少,但体制单一而又少关世变。所以总体成就不高,这种状况,多因赋家才庸品拙,难成大器,...
关键词:隋代  释真观 卢思道 薛道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