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912-1937)

作品数:40被引量: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熊秋良曾凡菊刘京京沈占云董昕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教育评论》《史林》更多>>
相关主题:民国时期国民党学术转型图书馆学民国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民国时期新闻记者与新闻院系的合作及其局限被引量:5
《新闻记者》2021年第4期65-76,共12页路鹏程 
2016年度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近代新闻记者职业生涯研究(1912-1937)——基于工作社会学的视角”(项目批准号:16YJC860012)的阶段性成果。
民国时期,报界与学界携手聚合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多重资本来发展新闻专业教育。在此过程中,新闻记者与新闻院系的各类资本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增值。但是,由于学界过于依赖报界存在结构性缺陷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导致新闻院系在大...
关键词:民国新闻教育 文化资本 社会资本 
西南联大学生自治研究——以学生自治会为中心的考察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1年第1期54-60,共7页付延 刘京京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16YJC880047)。
学生自治作为西南联大学生的管理方式,既是联大民主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影响联大学生生活与学校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西南联大学生自治会是最能代表该校学生自治面貌的学生组织之一,其内部结构主要由权力机关、执行机关、监察机关构成...
关键词:西南联大 中国高等教育史 学生自主管理 
1945年《图书馆学报》的创刊及其学术影响被引量:1
《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年第5期89-94,共6页曾凡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研究(1912—1937)”(12YJA870027)研究成果之一。
1945年创刊的《图书馆学报》,是依托新成立的中国图书馆学社发行的一份图书馆学专业期刊。以汪长炳为代表的一批学人希冀通过此刊的发行,来改善抗战全面爆发以来国内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沉闷状况,开创图书馆学研究的一片新天地。虽然该...
关键词:《图书馆学报》 创刊背景 办刊风格 学术影响 
民国时期图书分类探索中的中文古籍处置问题被引量:1
《图书馆建设》2020年第2期13-20,共8页曾凡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研究(1912-1937)”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YJA870027。
民国时期学界在探索图书分类过程中,普遍在杜威十进制分类法的基础上结合中文古籍的特点,或增补加入新的类目,或采用其体系进行全新的改变。在各大图书馆具体操作时所使用的分类法五花八门,大致可分为中西文文献分开处置和统一处置两种...
关键词:民国时期 图书分类探索 中文古籍处置 
民国时期三大图书馆学期刊办刊特色之比较被引量:2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年第5期76-80,共5页曾凡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研究(1912-1937)”(项目编号:12YJA870027)研究成果之一
在民国时期三大图书馆学期刊中,《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以联络图书馆界为职志,是学界中人了解国内外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的窗口;《图书馆学季刊》主要刊载学人对图书馆学研究的论述,且多定位在中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最为急迫的图书分类与...
关键词:三大图书馆学期刊 办刊缘起与特色比较 近代图书馆学学术转型 
教育史学理论研究新进展述评
《西部学刊》2019年第17期69-73,共5页张亚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16YJC880047)
近年来,教育史学科呈现出新的研究动向,跨学科研究的出现使得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如教育活动史、教育生活史、教育身体史等;研究视野下移、研究领域扩大、研究方法综合、研究取材多元、研究表达转向叙事等成为研究的新...
关键词:教育史 史学理论 述评 
义演与民国前期京津地区的助学募款被引量:6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136-146,160,共12页张秀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国剧场义演研究——以京津沪为中心(1912-1937)”(17YJC77004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203)阶段性成果
民国前期,许多学校囿于经费,发展困难。为募集资金,补助办学经费,京津地区助学义演活动蓬勃发展,成为一股风潮。组织者通过戏剧、游艺会等方式的演出活动,邀请戏界名角、票友或其他艺人参与表演,或学生自演,吸引民众广泛参与,以达筹款...
关键词:民国前期 京津地区 助学义演 慈善公益 
微观史学视野下的教育生活史研究理路被引量:1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19期3-7,共5页刘京京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项目编号:16YJC880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微观史学是在批判与克服新史学弊端下而产生的史学潮流,它不再关注历史长时段和宏观过程的研究,而是关注个别的、具体的事实研究。微观史学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运用“提名法”和“证据范式”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注重多渠道搜集...
关键词:微观史学 教育史 教育生活史 
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研究现状及趋向——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煤炭高等教育》2019年第3期84-90,共7页乔安洁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16YJC880047)
近年来我国高校为维护学术权力兴起'去行政化'改革。目前关于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研究主要涉及'去行政化'内涵、改革中存在的阻碍、我国高校'去行政化'对策研究以及对国外高校治理模式研究。本研究认为要进行创新性研究,高校'去行政化'...
关键词:高校 “去行政化” 高校治理 
西南联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类型、特征及影响被引量:1
《高教探索》2019年第5期70-75,共6页刘京京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16YJC880047);河北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博士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中学生课外活动研究(1912-1937)”(S2015211B11)的成果之一
西南联大学生继承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优良的文化传统,运用自身的学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新思想、新文化的知识份子形象,开展了文化启蒙、服务当地、变革社会、改良风气的社会服务活动,发挥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联大学生以爱国...
关键词:西南联大 联大学生 社会服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