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B401)

作品数:84被引量:48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国荣高瑞泉顾红亮贡华南付长珍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府新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医药文化》《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视域中国哲学哲学《庄子·逍遥游》儒家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康有为“去苦求乐”观念的现代性因素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44-47,49,共5页蔡成浩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B401)
康有为"去苦求乐"的观念,从近代转换的社会根源出发,与"至善"之道德观念、"竞美"之社会政治理想、"求真"之精神情感追求相互关联,具有吸取西方快乐主义幸福观、佛学"求真"观念等运思特质,在理论上与实践上均有意义,值得重新体悟。
关键词:去苦求乐 契应时代需求 "真、善、美"三维价值观 
论古典儒家的公私权益观——兼论对古典儒家公私观念的误解被引量:6
《现代哲学》2011年第6期103-107,共5页陈乔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哲学中的‘公私之辨’与儒家公共哲学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0CZX021);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B401)的阶段性成果
公私关系归根结底是利益关系。从公私的实然义,即君国与社会及个人的层面考察儒家的公私利益观,更能得其实。儒家尊重个体权益,肯定个体正当权利之于国家霸权利益的优先性,为士农工商等私人谋求利益乃国家之根本目的和责任。儒家也承认...
关键词:儒家 个体权益 私人权益 国家利益 社会福利 公共利益 
早期自由主义视域中的平等——以梁启超、严复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4-22,共9页高瑞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平等观念在现代中国的嬗变与价值"(06BZX038)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401)
在平等观念的古今嬗变中,梁启超、严复代表了早期自由主义的一翼。与同时代激进的平等主义一翼有诸多不同:他们主要依靠外来观念与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直观体验获得平等意识的觉醒,同时借助传统观念的"变形"来建构新的社会规范;在现代性价...
关键词:梁启超 严复 自由 平等 自由主义 
平等主义的纲领及其衍绎《大同书》《仁学》的一种解读被引量:2
《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122-130,共9页高瑞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平等观念在现代中国的嬗变与价值” ( 项目编号: 06BZX08);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 B401) 的阶段性成果
《大同书》是中国第一个全面阐释平等主义的纲领。它和努力衍绎其平等主义的谭嗣同《仁学》,共同构成了现代平等主义的早期经典。从康有为开始,平等观念的古今之变呈现出历史性的飞跃。建立在"人的相同性"基础上的"平等"观念,从单纯的...
关键词:《大同书》 《仁学》 康有为 谭嗣同 平等主义 
建国六十年来大陆易学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
《现代哲学》2011年第4期115-121,共7页宋锡同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40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的认知基础和结构研究>(10&ZD064)资助
文章回顾了建国以来大陆易学研究的历程,总结了易学研究在不同阶段因应不同的时代问题与新材料而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这种成果背后的历史动因,同时对其不足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易学研究进行了展望。进入新世纪,易学研究开始切入时代主题,...
关键词:易学研究 回顾 展望 
论孝与仁义礼智的关系——兼谈儒家孝道与公私生活被引量:3
《孔子研究》2011年第4期64-69,共6页陈乔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哲学中的‘公私之辨’与儒家公共哲学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0CZX021);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401)的阶段性成果
儒家孝道与仁义礼智四德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仁是孝悌的本体根据,孝悌是行仁的工夫起点,克尽孝道不能违反普遍的礼法规范和社会公义,以义事亲的大孝观念要求道德主体具备健全的是非判断的智慧。孝与仁、义、礼、智的内在统一表明,理解并...
关键词:儒家 孝道 公私 仁义礼智 
近代上海中西医论争的启示被引量:2
《中医药文化》2011年第4期14-17,共4页李似珍 
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B401)
2006年10月,湖南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在网上发起签名运动,建议中医药5年内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政府相关部门很快作出回应,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表示,这样的签名行为"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无知,卫...
关键词:中医 西医 论争 理论体系 科学性 
辛亥革命与平等观念的现代嬗变——以两类革命派的思想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学术界》2011年第7期40-52,259-263,共13页高瑞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平等观念在现代中国的嬗变与价值"(06BZX038)之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401)的资助
辛亥革命时期是现代"平等"观念在中国确立的重要时期,它与革命派中两类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刘师培章太炎等的无政府主义,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刘师培采取卢梭式的激进的平等主义路径。主张全面而彻底的平等,并且要根本上祛除国家政权,对...
关键词:平等 刘师培 章太炎 孙中山 
从仪式的角度解读道教被引量:2
《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3期58-62,共5页劳格文 蔡林波 李兰 
朱越利主编的《道教学译丛》项目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成果之一,项目编号:B401
劳格文在熟稔审视西方道教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如何解读道教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他认为,道教仪式包含着中国人对宇宙以及人自身的整体认知、经验及精神诉求,因而从仪式的角度来观察、诠释道教,可以更准确、深刻地把握道教的本质,并可以...
关键词:仪式 道教 劳格文 
“平等”在现代嬗变中的佛教诠释被引量:4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8,共8页高瑞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平等观念在现代中国的嬗变及其价值"(06BZX038);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401)的研究成果之一
古代佛教从"等视有情"和"毕竟平等"的双重意义上论述"平等",但与以"权利"为中心的现代平等观念依然有基本的差别。通过考察"平等"在现代嬗变中的佛教诠释,即从近代思想家从佛教中发掘现代平等观念的传统资源这一现象出发,反观佛教的理...
关键词:平等 佛教 权利平等 宗教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