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C005)

作品数:2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雷阿勇更多>>
相关机构:闽江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基督宗教研究》《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民国时期民国外语教育白话字闽南话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变异的书写:巴克礼对教会罗马字的推广与近代台湾社会
《基督宗教研究》2017年第2期227-239,共13页雷阿勇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台基督教会语言教育研究”(2009C005)项目成果
在近代中国,来华外国传教士出于传教的需要,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各地的方言,从而创制了多种方言拼音文字系统。这种文字一般被称为教会罗马字,而各地根据不同的习惯有各自的称呼,如在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习惯称'白话字',在闽东(福州、宁...
关键词:白话字 闽南话 教会罗马字 巴克礼 罗马字母 
民国时期教会学校外语教育的历程、特点与影响——以福建地区为中心被引量:5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73-77,共5页雷阿勇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台基督教会语言教育研究"(2009C005);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A09188S)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民国时期福建教会学校的外语教育经历了普及、规范、发展、困顿及恢复诸阶段,最终利用对外交流方面的传统优势,以其系统的课程设置、强大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学用书、兼收并蓄的教学方法以及学以致用、融贯各科的教育理念,使其外语教...
关键词:民国 福建 教会学校 外语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