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wsk201)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昭苑罗宏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海外英语》《考试周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大学英语网络环境非语言交往课堂交往口语训练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大学英语课堂交往凸显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68-70,142,共3页张昭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提高大学公共英语学习质量的实证研究"(08jwsk201)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多向的信息交流过程。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交往存在语言交往与非语言交往的缺失,导致大学英语教学难以实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英语教学应从教师角色的转变、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利...
关键词:教师与学生 非语言交往 课堂交往 
大学英语课堂交往凸显的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0期184-187,共4页罗宏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提高大学公共英语学习质量的实证研究"(08jwsk201)阶段性成果
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这一目的难以实现。本文旨在探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改革的必要性,提出转变教师角色、增强非语言交往等一些有...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交往 非语言交往 教师与学生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英语口语训练(英文)被引量:4
《海外英语》2010年第3X期3-5,共3页张昭苑 
"提高大学公共英语学习质量的实证研究"(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08jwsk201)
大学生英语口语训练对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从大学生口语训练在理论和实践环境上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旨在提出在网络环境下组织各种口语训练活动,运用PGC口语训练法和利用聊...
关键词:网络环境 大学英语 口语训练 PGC口语训练法 网络电话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被引量:1
《校园英语(教研版)》2010年第3期29-30,共2页张昭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提高大学公共英语学习质量的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08jwsk201
课堂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旨从大学英语课堂提问的含义、课堂提问策略以及积极反馈三方面探讨通过大学英语课堂提问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提问 含义与策略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被引量:3
《考试周刊》2010年第17期97-97,共1页张昭苑 罗宏 
“提高大学公共英语学习质量的实证研究”(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08jwsk201)的研究成果
网络环境下需要新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从而达到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本文旨从讲授型模式、个别辅导模式、讨论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及自主学习模式五方面探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